段氏《諧聲表》與《段注》古音異部現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20 22:45
段玉裁《古十七部諧聲表》(以下簡稱《諧聲表》或《表》)與《說文解字注》(以下簡稱《段注》或《注》)中古音標注不一致的聲符共計有109個,對此,學術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第一種認為是段氏對這些聲符古音歸部有誤,應予以校正;第二種則認為該現象是由成書的先后所導致的;第三種傾向于這些聲符是因為自身一字多音才會在《表》和《注》中分歸不同韻部。對于這些說法還需進一步驗證。論題以《古十七部諧聲表》與《說文解字注》中古音標注不一致的109聲符為研究對象,立足于段氏古音歸部的實際,分析這109個聲符及其所諧字的古音歸部依據,證實這109個聲符之所以在《表》和《注》中古音歸部不一致,大多數都是因為這些聲符自身一字多音,才會在《表》和《注》中分歸不同韻部。本論文一共分四部分進行研究。在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本論文的選題背景,相關研究綜述,選題的目的及意義。第一章,將《諧聲表》和《段注》中各自的諧聲材料進行了詳細的對比,引出了本文的研究對象。第二章,“同諧聲者必同部”理論一直被學術界認為是段氏對諧聲字古音歸部操作的準則,但這與段氏的古音歸部操作實際不合,所以為了給下文探尋段氏古音歸部方法廓清理論前提,本章詳細剖析了段玉裁“同諧聲者必同部”理論的內涵,得出了該理論只是諧聲造字的原則,諧聲字的歸部另有原則的結論。第三章,將統計所得的109個聲符,根據其在《段注》中所諧字的情況分為三類:第一,無所諧字的29個聲符;第二,與所諧字同部的32個聲符;第三,“同聲異部”的48個諧聲組。通過詳細分析這109個聲符及其所諧字古音歸部的原則和方法,發(fā)現其中多數聲符在《諧聲表》和《段注》中的古音歸部都是有據可依的,而段氏對同一字因歸部取音的依據不同而導致分歸不同韻部的現象,本質上反映了某些字一字多音,歸部兩可的問題。
【學位單位】:陜西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H1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段玉裁生平及主要音韻學著述簡介
二、本論文選題背景
三、本論文相關研究綜述
四、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第一章 《古十七部諧聲表》與《說文解字注》對比考察
第一節(jié) 《諧聲表》中某些聲符在《段注》中未被列出
第二節(jié) 《諧聲表》中某些聲符在《段注》中無所諧字
第三節(jié) 《段注》中某些聲符《諧聲表》未收
第四節(jié) 《諧聲表》對某些聲符的歸部與《段注》不一致
第五節(jié) 同一聲符的所諧字在《段注》中的古音歸部不一致
第二章 段玉裁“同諧聲者必同部”理論
第一節(jié) “同諧聲者必同部”理論的內涵
第二節(jié) 聲符與所諧字異部合韻的原因
第三章 段玉裁古音歸部依據探索
第一節(jié) 無所諧字的29個聲符的古音歸部情況分析
一、在《段注》中只歸入一個韻部的20個聲符
二、在《段注》中古音標注兩部的8個聲符
三、在《段注》中未標韻部的1個聲符
第二節(jié) 與所諧字同部的32個聲符的古音歸部情況分析
一、在《段注》中只標一個韻部的24個聲符
二、在《段注》中古音標注兩部的4個聲符
三、在《段注》中未標韻部的4個聲符
第三節(jié) “同聲異部”的48個諧聲組古音歸部情況分析
一、在《段注》中只標一個韻部的39個聲符及其所諧字的古音歸部情況
二、在《段注》中古音標注兩部的8個聲符及其所諧字的古音歸部情況
三、在《段注》中未標韻部的1個聲符及其所諧字的古音歸部情況
結語
一、段氏古音歸部條例總結
二、聲符在《諧聲表》與《段注》中古音歸部不一致的原因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相似文獻】
本文編號:2892109
【學位單位】:陜西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H1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段玉裁生平及主要音韻學著述簡介
二、本論文選題背景
三、本論文相關研究綜述
四、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第一章 《古十七部諧聲表》與《說文解字注》對比考察
第一節(jié) 《諧聲表》中某些聲符在《段注》中未被列出
第二節(jié) 《諧聲表》中某些聲符在《段注》中無所諧字
第三節(jié) 《段注》中某些聲符《諧聲表》未收
第四節(jié) 《諧聲表》對某些聲符的歸部與《段注》不一致
第五節(jié) 同一聲符的所諧字在《段注》中的古音歸部不一致
第二章 段玉裁“同諧聲者必同部”理論
第一節(jié) “同諧聲者必同部”理論的內涵
第二節(jié) 聲符與所諧字異部合韻的原因
第三章 段玉裁古音歸部依據探索
第一節(jié) 無所諧字的29個聲符的古音歸部情況分析
一、在《段注》中只歸入一個韻部的20個聲符
二、在《段注》中古音標注兩部的8個聲符
三、在《段注》中未標韻部的1個聲符
第二節(jié) 與所諧字同部的32個聲符的古音歸部情況分析
一、在《段注》中只標一個韻部的24個聲符
二、在《段注》中古音標注兩部的4個聲符
三、在《段注》中未標韻部的4個聲符
第三節(jié) “同聲異部”的48個諧聲組古音歸部情況分析
一、在《段注》中只標一個韻部的39個聲符及其所諧字的古音歸部情況
二、在《段注》中古音標注兩部的8個聲符及其所諧字的古音歸部情況
三、在《段注》中未標韻部的1個聲符及其所諧字的古音歸部情況
結語
一、段氏古音歸部條例總結
二、聲符在《諧聲表》與《段注》中古音歸部不一致的原因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臼田真佐子;;黃以愚與《廣諧聲表》的古韻分部[J];語言學論叢;2016年01期
2 殷方;清段玉裁的《古十七部諧聲表》初探[J];漢字文化;1990年02期
3 彭靜;;江有誥《諧聲表》中的“古某某切”和“改某某切”[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年07期
4 李子君;王思齊;;論江有誥《諧聲表》之反切[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7年06期
5 魯國堯;讀《論章系歸端》諧聲表書后[J];古漢語研究;2000年02期
6 賈海生;“獻”字古讀試證[J];古漢語研究;2002年02期
7 陳鴻;;諧聲與上古音斷代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牛瓊瓊;段氏《諧聲表》與《段注》古音異部現象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19年
2 王延模;段玉裁《六書音均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屈琰;《說文長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921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289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