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著”的語法化、主觀化及其性質再探
本文選題:“來著” + 語法化; 參考:《湖南社會科學》2017年04期
【摘要】:"來著"經語法化和主觀化,成為表示一定時體意義和體現(xiàn)說話人特定態(tài)度、情感的語用成分,也是說話人用以引起聽話人的注意、調動其參與話語互動的功能成分。"來著"表"過去發(fā)生",是語用推理的結果,是語境意義的定型化,"來著"表示的時體意義類似于"過去進行體"意義。
[Abstract]:Through grammaticalization and subjectivization, it has become a pragmatic element which expresses a certain aspect meaning and embodies the specific attitude and emotion of the speaker, and is also the functional component of the speaker to attract the hearer's attention and to mobilize his participation in the discourse interaction. "It is the result of pragmatic reasoning and the stereotyping of contextual meaning. The tense meaning of "re" is similar to the meaning of "past progressive aspect".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基金】:華僑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資助項目·華僑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者成長工程項目(13SKGC-QT06)的階段成果
【分類號】:H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為光;;“所謂”的功能及主觀化[J];當代修辭學;2011年05期
2 劉曉芬;;“所謂”的主觀化歷程及其功能擴展[J];文學教育(上);2012年03期
3 劉峰;主觀化、新穎化、形象化:手機顏色命名的特點[J];修辭學習;2005年05期
4 姚占龍;;“說、想、看”的主觀化及其誘因[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年05期
5 駱美嬋;;主謂插入語的語法化和主觀化[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年02期
6 高順全;;“都”、“也”、“又”主觀化用法的異同[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7 陳秋娜;;漢語主觀化研究綜述[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周靜;徐李潔;;國內主觀化研究綜述[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張云秋;王悅婷;;漢語兒童主觀化表達發(fā)展的個案研究[J];中國語文;2011年05期
10 范振強;;“不由得”的語法化和主觀化[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月;;“來著”的詞性及語法化、主觀化[A];2012西南地區(qū)語言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章望婧;;從主謂結構到話語標記——“你說”的主觀化及相關問題[A];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文浩;基于突顯觀的構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彭振川;現(xiàn)代漢語假設句的認知語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3 閔星雅;助動詞“能”和“會”的認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曦;英漢條件句的歷時演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錢盼;“不僅是P,,而是Q”句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3 章莉;現(xiàn)代漢語“NP_1盡是NP_2”句的主觀性和主觀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4 王秀芬;主觀化的功能解讀[D];黑龍江大學;2012年
5 凌劍春;語法化過程中的意義主觀化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6 段麗;漢語系詞“是”的主觀化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邱玲;主觀化對句法限制的消解[D];湖南大學;2010年
8 郭思華;插入語“據(jù)說”的語法化與主觀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俐;英漢時間連詞的主觀化[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10 余樂;“按說”的語法化和主觀化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7442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74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