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藝術論文 >

文化啟動對蒙-漢雙文化者二語表達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8-02-02 13:15

  本文關鍵詞: 蒙-漢雙文化者 二語表達 文化啟動 文化框架轉換 出處:《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采用文化啟動范式,考察了傳統(tǒng)文化線索對蒙-漢雙文化者第二語言(漢語)表達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面孔圖片啟動時,蒙-漢雙文化者與蒙古族面孔圖片對話時比與漢族面孔圖片對話時漢語表達的流暢性更低,但這一影響在漢族單文化者對照組中未出現(xiàn);當描述文化負荷和文化中性圖片時,與描述漢族文化標識圖片相比,描述蒙古族文化標識圖片時,雙文化者的漢語表達流暢性降低.說明與母語有關的文化線索干擾蒙-漢雙文化者的漢語表達.
[Abstract]: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cues on the expression of second language (Chinese) in Mongolian and Chinese bicultural subjec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cultural priming paradigm. The fluency of Chinese expression between Mongolian and Chinese biculturalists and Mongolian face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Han Chinese faces, but this effect was not found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Han monocultural subjects. When describing the cultural load and cultural neutral pictures, compared with the Han nationality cultural logo pictures, when describing Mongolian culture logo pictures. The Chinese fluency of the biculturalists is decrease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ultural clues related to the mother tongue interfere with the Chinese expression of the Mongolian and Chinese biculturalists.
【作者單位】: 內蒙古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心理學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1460250)
【分類號】:H09
【正文快照】: 在認知發(fā)展的過程中,文化對人類的感知覺、思維過程和社會性發(fā)展等心理活動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是不同文化群體心理多樣性的因素之一.語言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寫照,每一種語言都承載著特定文化內涵.語言也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人們使用語言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徐霄雁;永春;銀花;金銘;;文化啟動條件下蒙漢雙文化大學生人格特點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年02期

2 周曉林;瑪依拉·亞克甫;李戀敬;呂建國;;語言經(jīng)驗可以改變雙語者的主導語言[J];心理科學;2008年02期

3 李利;莫雷;王瑞明;;二語詞匯熟悉度在雙語者語義通達中的調節(jié)作用[J];心理科學;201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雯琴;李榮寶;;中國英語學習者母語加工中的二語競爭激活——來自眼動研究的證據(jù)[J];外語研究;2012年04期

2 鐘書能;;語言中虛擬移位的認知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3 孫繼民;王彥姣;崔欣欣;王美珠;胡學平;;二語習得中修正分層模型的由來、發(fā)展與評析[J];黑河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4 趙雪艷;;國內雙語語義通達機制的研究述評[J];考試周刊;2012年74期

5 曹湘洪;廖澤余;張彩云;;維漢句內語碼轉換句法限制——以烏魯木齊市為例[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6 崔占玲;王德強;;少數(shù)民族雙語者的語言表征和語言聯(lián)系[J];心理科學進展;2012年08期

7 鐘書能;;英漢虛擬移位的翻譯技巧研究[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8 常松;王瑞明;李利;謝久書;;非熟練雙語者言語產(chǎn)生中非目標語言的激活范圍[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年01期

9 李杰;侯友;王鳳梅;姜淞秀;;非熟練蒙英雙語者概念表征的非對稱性特點[J];心理科學;2013年02期

10 杜瑞霞;李杰;七十三;侯友;;平衡蒙漢雙語者詞匯與物理位置空間信息的語義表征[J];心理科學;2014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冬來;詞語和格式塔客體對基于客體注意的影響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張惠娟,李戀敬,周曉林;雙語語義表征的腦功能成像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5期

2 李軍;;蒙古族和漢族大學生人格特征的比較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3 李榮寶,彭聃齡;雙語者的語義表征[J];現(xiàn)代外語;1999年03期

4 莫雷,李利,王瑞明;熟練中—英雙語者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J];心理科學;2005年06期

5 郭桃梅,彭聃齡;非熟練中-英雙語者的第二語言的語義通達機制[J];心理學報;2003年01期

6 李利;莫雷;王瑞明;羅雪瑩;;非熟練中—英雙語者跨語言長時重復啟動效應[J];心理學報;2006年05期

7 李利;莫雷;王瑞明;;熟練中-英雙語者三語詞匯的語義通達[J];心理學報;2008年05期

8 楊曉莉;劉力;張笑笑;;雙文化個體的文化框架轉換:影響因素與結果[J];心理科學進展;2010年05期

9 李利;莫雷;王瑞明;葉嘉文;;早期雙語兒童第二語言的詞匯概念組織[J];心理學探新;201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旭運;楊昭寧;楊靜;呂邈;;大學生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雙文化自我解讀[J];心理研究;2011年05期

2 王鑒;跨越民族文化的教育使者——民族地區(qū)雙文化教師口述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3 肖春艷;;高職英語教師“雙文化”素質芻議[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姜永志;張海鐘;;中國人自我的區(qū)域文化心理學探析——雙文化自我與文化適應[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03期

5 ;周有光論“雙文化”[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6 新井一二三;;一個日本人的“雙文化生活”[J];北方人(悅讀);2009年11期

7 楊洋;湯燕瑜;;雙文化修養(yǎng):中學英語教師必備之素養(yǎng)[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劉鋒;;雙文化教學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9 林晶;小議雙文化背景下的英漢翻譯[J];保山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10 陶李春;;論翻譯教學中雙語雙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海外英語;2012年1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CUBN記者 孫先鋒;全球分布式創(chuàng)新來襲[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譚旭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雙文化自我與記憶偏好的關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2 劉姍汝;新疆漢族個體雙文化自我構念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14845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4845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475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