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漢字書寫特征的理解、描述、計算實現(xiàn)和應用介紹
本文關鍵詞:硬筆漢字書寫特征的理解、描述、計算實現(xiàn)和應用介紹
【摘要】:既有字符描述語言CDL僅實現(xiàn)了對漢字字形的描述,在漢字書寫與書寫文化的表現(xiàn)力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文章提出一種從漢字書寫開始的漢字描述技術,即漢字書寫描述語言WDL的思想,使得漢字書寫過程中諸多特征的記錄與表征成為可能,并且極大豐富了漢字描述的功能及文化表現(xiàn)力。文章介紹了以WDL為指導思想的正確性和工整性兩個層面的特征分類方案,為進一步說明其價值,還就這種思想指導下的基于模版匹配的漢字書寫質量評價、傳統(tǒng)書法書寫復現(xiàn)及其他可能拓展的應用進行了簡單介紹和討論。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江蘇省高;A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支持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熱點問題發(fā)現(xiàn)與跟蹤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11SJB8800287)
【分類號】:H123
【正文快照】: 一、漢字字形與書寫特征描述的既有相關研究漢字特征描述的目的是直接服務于應用,常見的漢字編碼也是一種特征描述手段,如國標碼(國家標準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GB2312-80標準))、BIG5碼、Unicode碼、ISO2022 CJK碼等,其目的是按特定編碼規(guī)則給每個漢字編一個唯一的代碼,以便計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栗青生;熊晶;吳琴霞;楊玉星;;基于特征加權的漢字點筆畫生成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2 劉丹青;任翔;;對外漢語中漢字筆順教學軟件的設計與實現(xiàn)[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年11期
3 易洪川!430062;筆順規(guī)范化問題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沙宗元;百年來文字學通論性著作關于漢字結構研究的綜述[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2 李政榮;;就《筆順規(guī)范化問題研究》一文與易洪川先生商榷[J];甘肅高師學報;2013年03期
3 閆冬梅;;對外漢語漢字筆順問題類型歸納及產(chǎn)生原因的分析[J];才智;2014年28期
4 陸華;李業(yè)才;;筆順規(guī)范問題與對外漢字教學應對[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5 唐劍鋒;;漢字性質研究綜述[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9期
6 李大遂;;漢字的系統(tǒng)性與漢字認知[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7 王駿;;外國人漢字習得研究述評[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1年01期
8 張倍敏;;基于PowerPoint的筆順教學課件制作技巧淺析[J];科技廣場;2012年06期
9 連登崗;;關于文字一些基本問題的再認識[J];勵耘學刊(語言卷);2006年01期
10 李潤新;;走漢字教學的必由之路[J];海外華文教育;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小衡;蘇詠昌;;進一步加強漢字規(guī)范筆順的規(guī)律性[A];全國第八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會議(JSCL-2005)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郭玲;漢字構形闡釋與對外漢字教學策略探討[D];安徽大學;2012年
2 陸燕;疾病和彝族的儺藝術[D];云南大學;2013年
3 [k合肥;b0W文字形氃研究[D];安徽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蓉若;初級階段非洲留學生漢字偏誤分析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樸恩實;韓國學生漢字錯字成因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柳琳;漢字的理據(jù)性與對外漢語漢字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4 楊靜;漢字教學與漢字專門教材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
5 岑雁如;馬來西亞華文報章標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6 樸宣泳;對外漢字教學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7 劉丹青;對外漢語中漢字筆順教學軟件的研究與實現(xiàn)[D];云南大學;2011年
8 范祖奎;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對外漢字學習長時記憶效果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姜安;對外漢字初級教材評價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10 馬靜;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形近字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栗青生;吳琴霞;楊玉星;;甲骨文字形動態(tài)描述庫及其字形生成技術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2 林民;宋柔;;一種筆段網(wǎng)格漢字字形描述方法[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10年02期
3 于金輝,張積東,叢延奇,于金輝;一個基于骨架的筆刷模型[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1996年04期
4 董軍;徐淼;潘云鶴;;基于統(tǒng)計模型的書法創(chuàng)作模擬[J];計算機學報;2008年07期
5 劉居紅;;對外國學生漢字書寫偏誤的分析——兼談漢字教學[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6 關晶晶;;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之我見[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7 任翔;任博;;論三分屏課件的合理性及其缺陷[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9年05期
8 傅永和;漢字的筆順[J];語文建設;1992年10期
9 施正宇;現(xiàn)代漢字的幾何性質及其在漢字教學中的意義[J];語言文字應用;1998年04期
10 燕梅;任翔;;PowerPoint文稿設計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07年08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華;計算機輔助漢字筆順教學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林奕升;漢語零起點美國高中生漢字學習問卷調查及教學策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莫湘;;漢字書寫:懷念中國人的“文脈”載體[J];黨政干部參考;2011年02期
2 谷良;也談漢字書寫要規(guī)范[J];秘書;2003年08期
3 昌達;;漢字書寫系統(tǒng)改進國際研討會在南昌舉行[J];中國語文;2004年05期
4 劉偉;從電腦打字對青少年漢字書寫的影響談漢字書寫教育[J];宜賓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余頌輝,龍小軍,趙曉偉;漢字書寫系統(tǒng)改進的五點建議[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劉煥輝;;漢字書寫系統(tǒng)進一步改革的歷史腳步正在逼近——在漢字書寫系統(tǒng)改進學術研討會上的賀辭[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郝美玲;范慧琴;;部件特征與結構類型對留學生漢字書寫的影響[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年05期
8 祁亨年;陳豐農(nóng);莊立;陳頻;;一種無大小約束的漢字書寫結構評測方法[J];鄭州大學學報(理學版);2008年03期
9 ;法國中文學校漢字書寫比賽落幕 6000多學童參賽[J];國際人才交流;2009年05期
10 吳煥寶;;俄羅斯留學生漢字書寫狀況調查及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池昌海;;當前杭州市戶外用語與文字規(guī)范調查——兼與1990年代作對比分析[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軍榮;漢字書寫等級標準 有總比沒有好[N];中國婦女報;2008年
2 吳晶;我國擬推出學生漢字書寫等級標準[N];中國改革報;2008年
3 王毅;漢字書寫標準是靈藥還是文化恐慌[N];中華新聞報;2008年
4 記者 王國平;首都師范大學孫學峰:利用寒假加強漢字書寫教育[N];光明日報;2010年
5 崔健;讓漢字書寫在母國發(fā)揚光大[N];重慶日報;2010年
6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 張書巖;輸入法不能代替漢字書寫[N];光明日報;2013年
7 陳昊;漢字書寫綻放文化魅力[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3年
8 趙一江;漢字書寫節(jié)目傳遞“正能量”[N];中國教育報;2013年
9 李清;為漢字書寫吶喊[N];中國文化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趙婀娜;漢字書寫,從熱愛開始[N];人民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文輝;漢字書寫對閱讀的影響及其認知神經(jīng)機制[D];遼寧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安藤亮大;《留學生漢字書寫錯誤的綜合考察與成因分析》[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2 周昕;預科班非洲留學生漢字書寫偏誤的個案研究與對策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楊帆;日本學生常見漢字書寫錯誤調查分析及應對策略[D];黑龍江大學;2012年
4 王艷娣;留學生漢字書寫偏誤及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5 童平;泰國零基礎學生漢字書寫偏誤及教學策略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6 何增丁;對中亞留學生的漢字書寫偏誤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7 鄧拓;俄羅斯學生漢字書寫偏誤及對策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4年
8 NGO THI OANH(吳氏鶯);各階段的越南留學生漢字書寫分析[D];西北大學;2011年
9 馬穎;俄羅斯留學生漢字書寫偏誤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4年
10 劉思航;初級階段留學生漢字書寫偏誤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2406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yishu/1240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