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交談中的一種用法
本文關鍵詞:“怎么”在交談中的一種用法
【摘要】:"怎么"在交談中有一種用法:引出對對方說話前提加以推測的一個語句。文章還分析了對方說話作為問句、推測語句的缺位以及"怎么"與"這么說"的對比等問題。
【作者單位】: 湖南工業(yè)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關鍵詞】: “怎么” 說話前提 問句
【分類號】:H146
【正文快照】: “怎么”作為疑問代詞,是用來詢問原因或方式的,但它在交談中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用法,似乎尚未被人注意到。下面是個實例:1)李剛:班長,我今天沒打好。陳鐵山:怎么..,你也找到原因了?李剛:找到了,主要是對復雜地形不能適應。(劉守林《九發(fā)六中的后面》)從形式上看,這種用法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郭繼懋;“怎么”的語法意義及“方式”“原因”和“情狀”的關系[J];漢語學習;2001年06期
2 劉月華;“怎么”與“為什么”[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5年04期
3 彭可君;說“怎么”[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3年01期
4 鄧思穎;;問原因的“怎么”[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昌梅香;祝曉宏;;“怎么X怎么Y”的句式語義及其語法化[J];北方論叢;2008年04期
2 肖治野;;“怎么_1”與“怎么_2”的句法語義差異[J];漢語學習;2009年02期
3 胡德明;;關于反問句的重音[J];漢語學習;2011年03期
4 史金生;“要不”的語法化——語用機制及相關的形式變化[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郭繼懋;;從光桿P與“因為P”的區(qū)別看“因為”的作用[J];南開語言學刊;2004年02期
6 王小穹;何洪峰;;疑問代詞“怎么”的語義擴展過程[J];漢語學習;2013年06期
7 史金生;;“又”、“也”的辯駁語氣用法及其語法化[J];世界漢語教學;2005年04期
8 嚴偉劍;;疑問代詞“怎么”“怎樣”“怎么樣”語用對比分析[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9 劉旭;;對外漢語教學中疑問代詞“怎么”的非疑問用法教學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9期
10 洪琳;;“怎么”的句法功能及其語法化過程初探[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武宏琛;;現(xiàn)代漢語疑問代詞非疑問用法研究述評[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邱闖仙;現(xiàn)代漢語插入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王娟;疑問語氣范疇與漢語疑問句的生成機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尹瓊;疑問代詞的非疑問用法[D];復旦大學;2005年
4 殷樹林;現(xiàn)代漢語反問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5 于天昱;現(xiàn)代漢語反問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6 李宇鳳;漢語語用偏向問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王麗彩;現(xiàn)代漢語方式范疇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8 李美妍;先秦兩漢特指式反問句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唐燕玲;現(xiàn)代漢語小句內(nèi)疑問代詞同現(xiàn)情況考察[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婭瓊;漢語會話中的否定反問句和特指反問句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嚴偉劍;疑問代詞“怎么”“怎樣”“怎么樣”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李佳慧;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強調(diào)句式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3 馬瑞英;“怎么”非疑問用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楊伶俐;“怎么”的非疑問用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薛健;量詞“個化”與“個”的語法功能及語法意義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俊香;漢語的“怎么”在英語中的對應形式[D];延邊大學;2003年
7 王江;篇章關聯(lián)副詞“其實”的多角度分析[D];延邊大學;2003年
8 肖治野;“怎么”反問句的研究及其教學思考[D];暨南大學;2004年
9 湯玲;現(xiàn)代漢語NP_K次范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陳天序;基于集合概念的漢語疑問代詞非疑問用法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郭繼懋;再談量詞重疊形式的語法意義[J];漢語學習;1999年04期
2 張秀松;;“到底”的共時差異探析[J];世界漢語教學;2008年04期
3 蔡維天;;重溫“為什么問怎么樣,怎么樣問為什么”——談漢語疑問句和反身句中的內(nèi)、外狀語[J];中國語文;2007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鐘隆林;略論現(xiàn)代語漢中的“給”字[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59年10期
2 俞敦雨;談“凡…不少…”的用法[J];漢語學習;1986年03期
3 石若一;;日本公布《現(xiàn)代假名用法試行草案》[J];當代語言學;1986年04期
4 王健慈;“算”的語義和語法特點[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8年02期
5 光磊;還有一個奇例[J];語文建設;1989年01期
6 錢行;“相繼”一詞之用法[J];咬文嚼字;1996年11期
7 丁一;糾正一個由來已久的用字錯誤──關于“擋”、“檔”兩字的某些用法和讀音[J];工程機械與維修;1997年07期
8 龔益;“臻”“蒸”不同音[J];咬文嚼字;1997年12期
9 魏兆惠;;東漢“阿某”用法的文獻考證[J];文史哲;2006年03期
10 陳葉紅;;副詞性確認標記詞“有”的用法[J];懷化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建國;;語文詞典釋義中的“等”字用法[A];中國辭書論集1997[C];1997年
2 王龍妹;沈美芳;;漫談標點符號[A];學報編輯論叢(第八集)[C];1999年
3 吳華英;;仙游話動詞的體和貌淺探[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4 孫淑娟;黃國華;;“可”是不成詞語素嗎?——兼談“可”的意義與用法[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熊瑜;;贛語樟樹方言中“得”字的意義和用法[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陳穎;;帶有“是不是”的疑問句的祈使用法[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7 張華;;淺析“再見”和“拜拜”[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8 范德康;;關于藏語bam po用法的幾點意見[A];任乃強與康藏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9年
9 姜治文;文軍;;設置詞典課,加強對詞典用法的指導[A];中國辭書學文集[C];1998年
10 張蕾;;代詞“他”的虛指用法及產(chǎn)生原因——兼論“V他+……”結構的特征[A];第一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央編譯局 鄭異凡;“俄羅斯”、“俄國”的譯名及“前蘇聯(lián)”的用法[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2 華中師范大學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 邢福義;說“廣數(shù)”[N];光明日報;2009年
3 ;“分(fèn)兒”和“份兒”的用法有什么不同?[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4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坦”跟“袒” 用法有何區(qū)別[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5 王一民;“志哀”跟“致哀”的用法有何不同?[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6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用法有什么不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7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源于”跟“緣于”用法有什么不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8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期間”跟“其間”用法有什么不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
9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長”跟“!庇梅ㄓ惺裁床煌琜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10 朱文獻;“只有……才”與“只有……就”的用法[N];語言文字周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琴;“X不X”正反問句生成、演化與語用認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2 劉安春;“一個”的用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祁峰;現(xiàn)代漢語焦點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4 楚倃芳;中古o"姙助奮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5 路廣;《法言》詞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肖萬萍;桂北永福官話特色虛詞考察[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7 陳靜;語用認知視角下的指稱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高佳;漢語服裝量詞的形成及演變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9 徐朝暉;《國語解》詞匯語法專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10 楊迎春;媒體訪談的引發(fā)與應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高峰;《揚子法言》問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2 聶遼亮;《魏書》測度問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娜;《兒女英雄傳》疑問句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4 蘇曉芳;《后漢書》測度問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芊;蒙城方言“可VP”問句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6 吳娟;《警世通言》疑問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7 吳黃青娥;報紙標題中的標點符號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8 陳穎;湘語邵東話重疊式問句研究[D];渤海大學;2013年
9 李麗艷;甲骨文介詞、連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立;統(tǒng)計中文問句分類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263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92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