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隱喻的拓撲性質
本文關鍵詞:視覺隱喻的拓撲性質
更多相關文章: 視覺隱喻 拓撲性質 變換下保持不變 同胚 愛爾朗根計劃
【摘要】:對視覺隱喻進行拓撲性質的研究和分析是隱喻研究的一個新課題。視覺隱喻指其本體和喻體都能用視覺器官感知的那些隱喻;拓撲性質指拓撲學所說的平面幾何圖形在連續(xù)變換下保持不變這一性質。隱喻的一個特征表現(xiàn)為"本體域是喻體域",即喻體對于本體具有拓撲性質的不變性;喻體與本體是同胚的和共相的,這就體現(xiàn)了隱喻在變換下保持不變這一性質。共相表現(xiàn)為本體與喻體是相同、相似、相應或相關的;從觀察可知,這同德國數(shù)學家克萊因根據(jù)變換群在"愛爾朗根計劃"提出的對幾何作出的分類:歐幾里得幾何、仿射幾何、射影幾何、拓撲幾何所發(fā)生的變換大體是對應的。
【作者單位】: 天津外國語大學;
【關鍵詞】: 視覺隱喻 拓撲性質 變換下保持不變 同胚 愛爾朗根計劃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心智哲學視域下的英語辭格系統(tǒng)及生成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3BYY15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5
【正文快照】: 1.0前言在心智哲學與語言研究中,依據(jù)“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易者而用之”的方法論原則,我們在心智哲學研究的成果中作了選擇,并概括成五個觀點用于語言研究:計算觀、意識觀、意向觀、涌現(xiàn)觀、拓撲觀。語言研究的實踐告訴我們,作為對語言的研究,運用這五個方面進行分析是合適而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霖;;“大范圍優(yōu)先”對象形成的神經(jīng)關聯(lián):前顳葉[J];生命科學;2008年05期
2 徐盛桓;;外延內涵傳承說——轉喻機理新論[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3 廖巧云;徐盛桓;;心智怎樣計算隱喻[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4 朱瀅;陳霖的拓撲性質知覺理論[J];心理科學;2005年05期
5 徐盛桓;;意向性的認識論意義——從語言運用的視角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春玲;李丹;;轉喻識解的認知語用機制分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9期
2 吳增生;;“3B”教育理念下的數(shù)學核心概念教學策略[J];中國數(shù)學教育;2011年Z2期
3 張麗君;;改進snake模型的人臉拓撲輪廓提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16期
4 孫新峰;;也談“外延內涵傳承說”——以《長恨歌》中的轉喻為例[J];北方文學(下旬);2012年12期
5 李淑康;李克;;轉喻本質研究述評[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6 鄒春玲;修蕓;;“What’s X doing Y?”構式的言外轉喻分析[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3年03期
7 秦峰;;心智哲學視域下的反諷話語研究[J];廣東培正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8 何愛晶;;從轉喻到轉喻理據(jù)[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9 江曉紅;;轉喻研究述評:認知語言學視角[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徐盛桓;;語言研究的心智哲學視角——“心智哲學與語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莉;轉喻與話語的符號—認知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馬力;基于整體優(yōu)先性的遙感影像道路信息提取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3 彭春花;擁擠效應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庭照;聾人與聽力正常人圖形視知覺加工能力的比較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夏瓊;明度對比和拓撲結構在視知覺中的競爭[D];浙江大學;2008年
6 何愛晶;名—動轉類的轉喻理據(jù)與詞匯學習[D];西南大學;2009年
7 李克;轉喻的修辭批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8 戴理敏;轉喻在新聞語篇中的組織功能[D];山東大學;2013年
9 劉倩;委婉表達新論[D];河南大學;2013年
10 李文競;文學翻譯機理研究—心智哲學視角[D];中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英吉;概念隱喻和概念整合的對比分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2 宋洋;隱喻轉喻對比分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3 馬聞生;英語新詞的形成機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李方方;翻譯策略二分法的認知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5 吳欽;體育隱喻理解機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6 張秀云;新聞標題的生成機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楊小麗;蛋果詞的認知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8 王莉娟;基于空間頻率分解和合成的視覺認知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李林雨;基于空間頻率平均能量譜的整體視覺認知理論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10 田毅;頻域視覺計算理論研究及應用[D];天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北海;概稱句本質與概念[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2 徐盛桓;;語言研究的心智哲學視角——“心智哲學與語言研究”之五[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徐盛桓;;從“事件”到“用例事件”——從意識的涌現(xiàn)看句子表達式雛形的形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4 徐盛桓;;從心智到語言——心智哲學與語言研究的方法論問題[J];當代外語研究;2012年04期
5 徐盛桓;;心智哲學與語言研究[J];外國語文;2010年05期
6 徐盛桓;;轉喻為什么可能——“轉喻與邏輯”研究之二:“內涵外延傳承”說對轉喻的解釋[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7 徐盛桓;;隱喻為什么可能[J];外語教學;2008年03期
8 徐盛桓;;轉喻與分類邏輯[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02期
9 徐盛桓;;“移就”為什么可能?[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年03期
10 徐盛桓;;外延內涵傳承說——轉喻機理新論[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曉寧;蔡海燕;;視覺比喻修辭的符號模型構建——以廣告為基礎的視覺比喻修辭的符號學分析[J];東南傳播;2009年06期
2 丁旭輝;;從拓撲學視角審視翻譯中的“對等”[J];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3 丁旭輝;;翻譯的“不變性”和“可變性”研究:一種拓撲學視角[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04期
4 覃修桂;;英漢語嗅覺隱喻及其投射范圍[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02期
5 施正宇;現(xiàn)代漢字的幾何性質及其在漢字教學中的意義[J];語言文字應用;1998年04期
6 曹聰孫;漢字的拓撲性與測字[J];咬文嚼字;2000年04期
7 劉國輝;;拓撲心理學與認知語言學的隱含關聯(lián)性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8 張志揚;語言,是F(X),還是X(F)?——或新實用主義憑什么給語言劃界[J];浙江學刊;1999年05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余紅衛(wèi);隱喻:眼睛通向心智的橋梁[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馬紅娟;通感現(xiàn)象下英漢視覺隱喻對比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0年
3 斯琴格日樂;“拓撲”理論與漢語格律詩蒙譯[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4 丁旭輝;論翻譯的拓撲變換[D];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536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85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