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辯的語用含義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1 05:11
在人們的言語交際中,詭辯作為一種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因經(jīng)常是利用一些荒誕古怪的話題和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證,一直被人們所厭惡。從表面上看,這些玩弄詭辯術的人常常有意地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在講話或論辯的時候似乎能言善辯、折服別人。在日常交際中表現(xiàn)為強詞奪理、胡攪蠻纏,把謬誤說成是真理并對此作出狡辯。用荒誕的話題進行“有理”的論證,常常屈人之口,但不能服人之心。古今數(shù)千年,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玩弄詭辯的人絡繹不絕,而進行反駁詭辯的人也沒有停止對詭辯的研究。歷史和現(xiàn)實告訴人們對詭辯進行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人們在進行會話時,語言和思維會出現(xiàn)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象,因此在表達時也會受到限制,阻礙了人們相互間的正常溝通,詭辯就是在這種不協(xié)調(diào)下產(chǎn)生的一種語言現(xiàn)象。會話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詭辯就是其中最能體現(xiàn)其特點的語言形式之一。詭辯作為一種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它是說話人在“說什么”的時候,借助語言來表達說話人的思想,并在聽話人身上產(chǎn)生一定的作用影響,從而達到說話人不可告人的目的。整個過程是在言語交際中產(chǎn)生的,詭辯論者常常借助于某種特定的語言技巧,采用多種表現(xiàn)形式,從主觀愿望出發(fā),打破人們常規(guī)的思維模式和正常的言語交際規(guī)...
【文章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詭辯的研究現(xiàn)狀
2 詭辯的界定
3 詭辯的基本特征
4 本課題的選材及研究目的
一、詭辯的"合作原則"
1 詭辯與合作原則
2 詭辯違反合作原則的故意性分析
3 詭辯違反合作原則的主要途徑
二、詭辯的"會話含義"
1 詭辯與會話含義
2 詭辯在會話中的語境分析
3 詭辯在會話中的表現(xiàn)形式
三、詭辯的"話語意圖"
1 詭辯與話語意圖
2 詭辯對信息意圖的掩飾以及破斥詭辯
3 詭辯話語意圖產(chǎn)生的交際效果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模糊語義在廣告語中的積極效果[J]. 王磊.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09(03)
[2]合作原則對各語境中語言交際的解析[J]. 王方,段成.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3]論合作原則的違反及其語用效果[J]. 覃麗,李冀宏.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07(11)
[4]反語會話含義的實現(xiàn)及其語用功能[J]. 盧潤. 井岡山醫(yī)專學報. 2006(05)
[5]詭辯及其駁斥[J]. 孫大爽.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6]“合作不必是原則”與“目的——意圖原則”[J]. 徐飛. 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7]詭辯產(chǎn)生的歷史必然性——負面思維研究之一[J]. 張 浩.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02(01)
[8]話語意圖及其傳遞[J]. 任虎林.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01)
[9]略論論辯中的詭辯[J]. 益華.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1999(03)
[10]交際意圖的語用分析[J]. 鄭書云. 洛陽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02)
本文編號:3335522
【文章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詭辯的研究現(xiàn)狀
2 詭辯的界定
3 詭辯的基本特征
4 本課題的選材及研究目的
一、詭辯的"合作原則"
1 詭辯與合作原則
2 詭辯違反合作原則的故意性分析
3 詭辯違反合作原則的主要途徑
二、詭辯的"會話含義"
1 詭辯與會話含義
2 詭辯在會話中的語境分析
3 詭辯在會話中的表現(xiàn)形式
三、詭辯的"話語意圖"
1 詭辯與話語意圖
2 詭辯對信息意圖的掩飾以及破斥詭辯
3 詭辯話語意圖產(chǎn)生的交際效果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模糊語義在廣告語中的積極效果[J]. 王磊. 呼倫貝爾學院學報. 2009(03)
[2]合作原則對各語境中語言交際的解析[J]. 王方,段成.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3)
[3]論合作原則的違反及其語用效果[J]. 覃麗,李冀宏.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07(11)
[4]反語會話含義的實現(xiàn)及其語用功能[J]. 盧潤. 井岡山醫(yī)專學報. 2006(05)
[5]詭辯及其駁斥[J]. 孫大爽.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6]“合作不必是原則”與“目的——意圖原則”[J]. 徐飛. 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1)
[7]詭辯產(chǎn)生的歷史必然性——負面思維研究之一[J]. 張 浩.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02(01)
[8]話語意圖及其傳遞[J]. 任虎林. 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01)
[9]略論論辯中的詭辯[J]. 益華.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1999(03)
[10]交際意圖的語用分析[J]. 鄭書云. 洛陽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02)
本文編號:33355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33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