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X著呢”構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1 08:41
本文在借鑒前人時賢研究的基礎上,運用構式語法理論,對“X著呢”的構件、構式義、句法功能、話語功能、語境條件等進行分析,并對該構式進行歷時考察,探討該構式產(chǎn)生的動因和機制,并與同類構式進行對比辨析歧義現(xiàn)象。全文分為六個部分。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說明本文的選題目的和意義、相關研究現(xiàn)狀綜述、研究對象和范圍、研究的理論基礎以及語料來源。第二章為“X著呢”的構式解析,對“X著呢”構式進行解析,先對其構件進行特征分析,再結合語料對其構式義進行提煉,最后描寫其句法分布。第三章為“X著呢”的語用分析,研究“X著呢”的話語功能,從主觀評述功能、申辯功能、肯定強調(diào)功能、夸張凸顯功能等方面探討。借鑒反預期理論從反期望角度對二者進行分析,并且還考察了該構式在使用時的語境條件、交際意圖和感情色彩。第四章對“X著呢”的語法化歷程及相關程度義構式分類:對“X著呢”進行歷時考察,探究“X著呢”的產(chǎn)生機制,對新興程度義構式進行分類。第五章為“Y著呢”與“X著呢”的對比分析,對兩個構式的構件和構式義進行對比分析,同時對比二者各具特色的構式義,分析歧義現(xiàn)象并歸納辨析方法。第六章為結語,總結全文內(nèi)容,概述本文解決的問題以及存在...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意義
1.2 相關研究現(xiàn)狀綜述
1.2.1 量范疇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2.2 主觀性與主觀化研究現(xiàn)狀
1.2.3 “X著呢”構式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1.4 研究的理論基礎和原則
1.5 語料來源
第二章 “X著呢”的構式解析
2.1 “X著呢”構件分析
2.1.1 構式變項“X”
2.1.2 構式常項“著呢”
2.2 “X著呢”的構式義
2.3 “X著呢”的分布
2.3.1 可充當?shù)木浞ǔ煞?br> 2.3.2 “X著呢”的語篇分布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X著呢”的語用分析
3.1 “X著呢”的語境條件
3.1.1 語言性語境——觸發(fā)機制
3.1.2 非語言性語境——發(fā)話者的心理期望
3.2 “X著呢”的交際意圖與感情色彩
3.2.1 “X著呢”的交際意圖
3.2.2 “X著呢”的感情色彩
3.3 “X著呢”的話語功能
3.3.1 主觀評述功能
3.3.2 肯定強調(diào)功能
3.3.3 夸張凸顯功能
3.3.4 申辯功能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X著呢”的語法化及相關程度義構式
4.1 “X著呢”的歷時考察
4.1.1 從“V+著+O+哩/呢”到“V+著+哩/呢”
4.1.2 從“V+著+哩/呢”到“Y著+呢”
4.1.3 從“Y著+呢”到“X+著呢”
4.2 “X著呢”的產(chǎn)生機制
4.2.1 “A式→B式”:賓語前置/脫落后構式壓制
4.2.2 “B式→C式”:構式壓制
4.2.3 “C式→D式”:構式壓制后重新分析
4.3 新興程度義構式
4.3.1 肯定式程度義構式
4.3.2 否定式程度義構式
4.3.3 正反式程度義構式
4.3.4 反問式程度義構式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Y著/呢”與“X/著呢”對比分析
5.1 “Y著+呢”與“X+著呢”的區(qū)別
5.1.1 構件的區(qū)別
5.1.2 構式義的區(qū)別
5.1.3 語用方面的區(qū)別
5.2 歧義現(xiàn)象及辨析
5.2.1 歧義產(chǎn)生的原因
5.2.2 與論元的關系
5.2.3 共現(xiàn)標記
5.3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151435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意義
1.2 相關研究現(xiàn)狀綜述
1.2.1 量范疇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2.2 主觀性與主觀化研究現(xiàn)狀
1.2.3 “X著呢”構式研究現(xiàn)狀
1.3 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1.4 研究的理論基礎和原則
1.5 語料來源
第二章 “X著呢”的構式解析
2.1 “X著呢”構件分析
2.1.1 構式變項“X”
2.1.2 構式常項“著呢”
2.2 “X著呢”的構式義
2.3 “X著呢”的分布
2.3.1 可充當?shù)木浞ǔ煞?br> 2.3.2 “X著呢”的語篇分布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X著呢”的語用分析
3.1 “X著呢”的語境條件
3.1.1 語言性語境——觸發(fā)機制
3.1.2 非語言性語境——發(fā)話者的心理期望
3.2 “X著呢”的交際意圖與感情色彩
3.2.1 “X著呢”的交際意圖
3.2.2 “X著呢”的感情色彩
3.3 “X著呢”的話語功能
3.3.1 主觀評述功能
3.3.2 肯定強調(diào)功能
3.3.3 夸張凸顯功能
3.3.4 申辯功能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X著呢”的語法化及相關程度義構式
4.1 “X著呢”的歷時考察
4.1.1 從“V+著+O+哩/呢”到“V+著+哩/呢”
4.1.2 從“V+著+哩/呢”到“Y著+呢”
4.1.3 從“Y著+呢”到“X+著呢”
4.2 “X著呢”的產(chǎn)生機制
4.2.1 “A式→B式”:賓語前置/脫落后構式壓制
4.2.2 “B式→C式”:構式壓制
4.2.3 “C式→D式”:構式壓制后重新分析
4.3 新興程度義構式
4.3.1 肯定式程度義構式
4.3.2 否定式程度義構式
4.3.3 正反式程度義構式
4.3.4 反問式程度義構式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Y著/呢”與“X/著呢”對比分析
5.1 “Y著+呢”與“X+著呢”的區(qū)別
5.1.1 構件的區(qū)別
5.1.2 構式義的區(qū)別
5.1.3 語用方面的區(qū)別
5.2 歧義現(xiàn)象及辨析
5.2.1 歧義產(chǎn)生的原因
5.2.2 與論元的關系
5.2.3 共現(xiàn)標記
5.3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1514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15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