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小品中幽默語言的順應(yīng)分析——以趙本山的小品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12:45
Verschueren于1987年提出的順應(yīng)論認為人們在使用語言時,為了順應(yīng)不同的語境,會對語言形式及語言策略作出不同的選擇。在順應(yīng)論的框架下,從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三個視角,對趙本山小品中的經(jīng)典臺詞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幽默臺詞的表現(xiàn)形式,揭示幽默臺詞在小品實現(xiàn)喜劇效果、表達主題思想時所起的作用。
【文章來源】: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8(02)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順應(yīng)論的簡介
1.1 語言選擇
1.2 語言特點
1.3 語境關(guān)系順應(yīng)
2 小品的幽默臺詞與順應(yīng)
2.1 小品幽默臺詞的特點
2.2 小品幽默臺詞與順應(yīng)的關(guān)聯(lián)
3 小品幽默臺詞的交際語境順應(yīng)
3.1 心理世界的順應(yīng)
3.2 社交世界的順應(yīng)
3.3 物理世界的順應(yīng)
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趙本山小品語言的喜劇性策略[J]. 穆海亮. 電影評介. 2008(18)
[2]構(gòu)造喜劇小品語言幽默的語音手段[J]. 謝旭慧,牟玉華. 戲劇文學. 2008(05)
[3]喜劇小品的語言美[J]. 謝旭慧. 戲劇文學. 2008(02)
[4]維索爾倫順應(yīng)論的語言哲學觀[J]. 孫炬.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5]順應(yīng)論在中國的研究綜述[J]. 李元勝. 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7(03)
[6]語用學的界面——Verschueren“綜觀論”的一個基本問題[J]. 魯苓.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6(04)
[7]小品幽默性構(gòu)成的語言因素[J]. 祝莉.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5)
[8]語用學:統(tǒng)一連貫的理論框架——J.Verschueren《如何理解語用學》述評[J]. 錢冠連.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0(03)
[9]《語用學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評介[J]. 何自然,于國棟. 現(xiàn)代外語. 1999(04)
本文編號:3061287
【文章來源】: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8(02)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順應(yīng)論的簡介
1.1 語言選擇
1.2 語言特點
1.3 語境關(guān)系順應(yīng)
2 小品的幽默臺詞與順應(yīng)
2.1 小品幽默臺詞的特點
2.2 小品幽默臺詞與順應(yīng)的關(guān)聯(lián)
3 小品幽默臺詞的交際語境順應(yīng)
3.1 心理世界的順應(yīng)
3.2 社交世界的順應(yīng)
3.3 物理世界的順應(yīng)
4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趙本山小品語言的喜劇性策略[J]. 穆海亮. 電影評介. 2008(18)
[2]構(gòu)造喜劇小品語言幽默的語音手段[J]. 謝旭慧,牟玉華. 戲劇文學. 2008(05)
[3]喜劇小品的語言美[J]. 謝旭慧. 戲劇文學. 2008(02)
[4]維索爾倫順應(yīng)論的語言哲學觀[J]. 孫炬.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5]順應(yīng)論在中國的研究綜述[J]. 李元勝. 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7(03)
[6]語用學的界面——Verschueren“綜觀論”的一個基本問題[J]. 魯苓.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6(04)
[7]小品幽默性構(gòu)成的語言因素[J]. 祝莉.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5)
[8]語用學:統(tǒng)一連貫的理論框架——J.Verschueren《如何理解語用學》述評[J]. 錢冠連.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0(03)
[9]《語用學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評介[J]. 何自然,于國棟. 現(xiàn)代外語. 1999(04)
本文編號:30612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306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