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系傳》聲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5 09:10
徐鍇的《說文解字系傳》是第一部對《說文》進行全面整理和系統(tǒng)疏解的著作,對《說文》的研究具有開創(chuàng)性和標志性意義。聲訓是徐鍇為《說文》作注的重要訓詁方式,其目的是探求事物得名的來源以及語詞之間的源流關系。據(jù)我們統(tǒng)計,《說文解字系傳》的聲訓多達465條,秦漢時期,聲訓從萌芽狀態(tài)逐漸走向興盛。漢魏之后,隨著語音的變化,聲訓不再被大規(guī)模使用。直到清代乾嘉時期,樸學家受聲訓的啟發(fā),有意識的運用“因聲求義”的方法來尋求詞源,這一訓詁方式再次被重視。因此,處在由南唐時期的徐鍇大規(guī)模使用聲訓,在訓詁學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值得深入探究。我們全面搜取徐鍇《說文系傳》中的465條聲訓,從語言學的角度對其聲訓的對象,表述方式,以及聲訓具體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考察《說文系傳》聲訓對前代訓釋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以及對后世的影響。從具體分析中可以看到,從徐鍇大量使用同聲符字為訓(大約占全部聲訓的66.02%)的現(xiàn)象可知,《說文系傳》聲訓對宋代的“右文說”的形成有直接影響。到清代,清儒先將“右文說”發(fā)展為“右音說”,其后徹底擺脫形體,因聲求義,以聲音為出發(fā)點解釋詞源,實現(xiàn)了“語文學”到“語言學”的重大突破。在這個過程中,徐鍇...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說文系傳》及其聲訓狀況
第二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四節(jié) 研究材料和方法
第一章 《說文系傳》聲訓的分析
第一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的表述方式
第二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的對象
一、為《說文》被釋詞作聲訓
二、為《說文》訓釋詞作聲訓
第三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的目的
一、同源聲訓
二、義理聲訓
三、民俗聲訓
第二章 《說文系傳》對聲訓的繼承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說文系傳》對聲訓的繼承
一、《說文系傳》對前代聲訓引用
二、《說文系傳》對前代聲訓吸收
第二節(jié) 《說文系傳》對聲訓的創(chuàng)新
一、《說文系傳》對聲訓的創(chuàng)新類型
二、《說文系傳》對聲訓的創(chuàng)新途徑
第三章 《說文系傳》聲訓的影響
第一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對“右文說”的影響
一、點明“亦聲”
二、直釋聲符義
三、同聲符的形聲字相釋
第二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對“因聲求義”的影響
一、《說文系傳》聲訓結論對清人的影響
二、《說文系傳》聲訓觀念對清人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說文》“表”為“衣上”說——徐鍇《說文解字系傳》研究之一[J]. 黃金貴,姚柏舟. 古漢語研究. 2016(02)
[2]論《釋名》民俗聲訓的文化意蘊[J]. 魏宇文. 嘉應學院學報. 2015(06)
[3]《文心雕龍》文體聲訓釋名初探[J]. 吳澤順,王陽.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3)
[4]《說文解字系傳》音訓研究[J]. 吳澤順. 勵耘學刊(語言卷). 2008(02)
[5]對聲訓的重新認識[J]. 朱惠仙. 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6]古代語言學遺產(chǎn)的繼承與語言學的自主創(chuàng)新[J]. 王寧. 語言科學. 2006(02)
[7]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中的詞源探討述評[J]. 曾昭聰.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5(06)
[8]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及其字形文化研究[J]. 韓偉. 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9]《說文解字系傳》在《說文》研究中的開創(chuàng)性意義[J]. 趙錚. 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4(01)
[10]從詞源學史看宋代“右文說”的學術背景[J]. 曾昭聰. 古漢語研究. 2002(02)
碩士論文
[1]《說文解字》聲訓研究[D]. 曾金燕.云南大學 2014
[2]朱熹《論語集注》之訓詁成就[D]. 陸野.遼寧師范大學 2013
[3]張行孚說文學研究[D]. 孫君翹.山東師范大學 2011
[4]鄭玄經(jīng)注聲訓研究[D]. 范江蘭.湖南師范大學 2009
[5]《說文系傳·通釋》的形義說解闡論[D]. 黃瀟瀟.蘇州大學 2008
[6]《論語集注》聲訓研究[D]. 茹菲.北京語言大學 2008
[7]徐鍇《說文解字系傳·通釋》訓釋內容及方法闡釋[D]. 吳玲.福建師范大學 2008
[8]《毛詩傳箋通釋》聲訓研究[D]. 夏春蓮.蘭州大學 2007
[9]《說文解字系傳》同源詞研究[D]. 李馨.南京師范大學 2006
[10]《說文解字系傳》研究[D]. 邵敏.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58403
【文章來源】:河北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說文系傳》及其聲訓狀況
第二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四節(jié) 研究材料和方法
第一章 《說文系傳》聲訓的分析
第一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的表述方式
第二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的對象
一、為《說文》被釋詞作聲訓
二、為《說文》訓釋詞作聲訓
第三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的目的
一、同源聲訓
二、義理聲訓
三、民俗聲訓
第二章 《說文系傳》對聲訓的繼承和發(fā)展
第一節(jié) 《說文系傳》對聲訓的繼承
一、《說文系傳》對前代聲訓引用
二、《說文系傳》對前代聲訓吸收
第二節(jié) 《說文系傳》對聲訓的創(chuàng)新
一、《說文系傳》對聲訓的創(chuàng)新類型
二、《說文系傳》對聲訓的創(chuàng)新途徑
第三章 《說文系傳》聲訓的影響
第一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對“右文說”的影響
一、點明“亦聲”
二、直釋聲符義
三、同聲符的形聲字相釋
第二節(jié) 《說文系傳》聲訓對“因聲求義”的影響
一、《說文系傳》聲訓結論對清人的影響
二、《說文系傳》聲訓觀念對清人的影響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說文》“表”為“衣上”說——徐鍇《說文解字系傳》研究之一[J]. 黃金貴,姚柏舟. 古漢語研究. 2016(02)
[2]論《釋名》民俗聲訓的文化意蘊[J]. 魏宇文. 嘉應學院學報. 2015(06)
[3]《文心雕龍》文體聲訓釋名初探[J]. 吳澤順,王陽.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3)
[4]《說文解字系傳》音訓研究[J]. 吳澤順. 勵耘學刊(語言卷). 2008(02)
[5]對聲訓的重新認識[J]. 朱惠仙. 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6]古代語言學遺產(chǎn)的繼承與語言學的自主創(chuàng)新[J]. 王寧. 語言科學. 2006(02)
[7]徐鍇《說文解字系傳》中的詞源探討述評[J]. 曾昭聰.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5(06)
[8]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及其字形文化研究[J]. 韓偉. 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4)
[9]《說文解字系傳》在《說文》研究中的開創(chuàng)性意義[J]. 趙錚. 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4(01)
[10]從詞源學史看宋代“右文說”的學術背景[J]. 曾昭聰. 古漢語研究. 2002(02)
碩士論文
[1]《說文解字》聲訓研究[D]. 曾金燕.云南大學 2014
[2]朱熹《論語集注》之訓詁成就[D]. 陸野.遼寧師范大學 2013
[3]張行孚說文學研究[D]. 孫君翹.山東師范大學 2011
[4]鄭玄經(jīng)注聲訓研究[D]. 范江蘭.湖南師范大學 2009
[5]《說文系傳·通釋》的形義說解闡論[D]. 黃瀟瀟.蘇州大學 2008
[6]《論語集注》聲訓研究[D]. 茹菲.北京語言大學 2008
[7]徐鍇《說文解字系傳·通釋》訓釋內容及方法闡釋[D]. 吳玲.福建師范大學 2008
[8]《毛詩傳箋通釋》聲訓研究[D]. 夏春蓮.蘭州大學 2007
[9]《說文解字系傳》同源詞研究[D]. 李馨.南京師范大學 2006
[10]《說文解字系傳》研究[D]. 邵敏.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584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95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