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現(xiàn)代漢語中面子次范疇概念的語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3 06:21
   相對于英語文化中的“面子”而言,漢語的“面子”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它以“面子”和“臉”這兩個明示性的主要范疇的表達為特征。近年來,已然有對漢語中明示性面子的不同解讀,但面子的次范疇概念諸如,賞光,爭氣,爭光,屈尊,掉價,增光添彩,跌份等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本文以CCL語料庫中的數(shù)據(jù)為基礎,結合訪談中的數(shù)據(jù)為支持,旨在從面子理論的角度探討以下問題:1.現(xiàn)代漢語中常見的次范疇面子的表達有哪些?它們在使用中是如何被表述的?2.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中國人為什么會選擇使用次范疇面子來代替含有“面”和“臉”這兩個漢字的主范疇面子的表達?3.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次范疇面子表征會產(chǎn)生哪些語用功能?根據(jù)本研究詳細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訪談中的證據(jù),主要發(fā)現(xiàn)如下:1.現(xiàn)代漢語中有6種最常見的次范疇面子的表征:賞光,爭氣,爭光,屈尊,掉價,增光添彩。它們都是像明示性的“面子”和“臉”那樣,在交際互動中體現(xiàn)出不同的社會文化價值觀。2.個人特質、人際關系和教育程度是在可能出現(xiàn)主范疇面子表征的場合里,影響說話人使用次范疇面子表征的三個觸發(fā)性因素。3.次范疇面子表征的語用功能主要包括產(chǎn)生(不)禮貌,表達明示性情感和實現(xiàn)修辭效果。本研究認為,漢語中的面子可以通過主范疇面子和次范疇面子來表征,但它們具有區(qū)分性的語用功能。
【學位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H136
【文章目錄】: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English Concept of Face
    2.2 The Chinese Concept of Face
    2.3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Face Stud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Simon’s Self-aspect Model of Identity
    3.2 Brewer& Gardner’s Theory of Levels of Identity
    3.3 Spencer-Oatey’s Face Sensitivity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4.1 Data Collection
        4.1.1 Corpus-based Data
        4.1.2 Interview-based Data
    4.2 Data Description of Corpus
    4.3 Data Description of Interview
Chapter Five Subcategory MIANZI in Modern Chinese
    5.1 Prominent Representations of Subcategory MIANZI in Chinese
        5.1.1 Representing the Value of Dignity
        5.1.2 Representing the Value of Honor
        5.1.3 Representing the Value of Favor
    5.2 Triggering Factors of Subcategory MIANZI in Chinese
        5.2.1 Triggering Factor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5.2.2 Triggering Factors at the Relational Level
        5.2.3 Triggering Factors at the Collective Level
    5.3 Pragmatic Functions of Subcategory MIANZI in Chinese
        5.3.1 Generating(Im)Politeness
        5.3.2 Expressing Explicit Emotion
        5.3.3 Achieving Rhetoric Effect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and Contributions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Reference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ppendix Ⅲ
Acknowledgements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玉海;王朔;;試論語義次范疇問題[J];語言學研究;2017年02期

2 范馨香;張錦州;陳清華;;k上G-分次范疇的局部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3期

3 林記;;微分分次范疇的整體維數(shù)[J];嘉應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4 李金梅;從句法岐義現(xiàn)象看詞的次范疇小類[J];晉東南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5 吳長安;語義在次范疇確定中的自足價值[J];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03期

6 楊娜;;名詞次范疇研究[J];語文學刊;2015年12期

7 曾燦波;陳清華;;k上G-分次范疇的平凡擴張[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8 彭玉海;試論題元語義次范疇性質[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9 吳禮權;論夸張的次范疇分類[J];修辭學習;1996年06期

10 周士宏;;信息結構中兩個對比次范疇的辨析——兼論話題焦點的性質[J];學術交流;2009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聰慧;漢英動詞次范疇相關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曲軒儀;現(xiàn)代漢語中面子次范疇概念的語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年

2 劉天明;結果范疇的語義句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3 翟玉珍;唐五代文人詞中單音節(jié)動詞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鳳鑫;英漢“石”名稱的次范疇化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5 曾燦波;關于k-范疇的若干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6 戴春蕾;漢語范圍構式群“x前后/左右/上下/內(nèi)外”的共性與個性[D];湘潭大學;2013年

7 廖光蓉;詞語專門意義的認知研究[D];湖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8388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8388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0ca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