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為英語的學生習得慣用語偏誤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8-29 12:36
【摘要】:近些年,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學到地道的漢語?這一直是令學習者傷腦筋的一個問題。在學習漢語的語音、語義、語法的基礎上,加強對漢語成語、慣用語、諺語及歇后語的學習,才可以真正了解中國的文化。 漢語慣用語作為中國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極具中國民族特色,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視。但是,由于慣用語本身具有復雜的特點,使得母語為英語的學生在習得漢語慣用語時產生了大量的偏誤,因此,慣用語教學成為了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難點之一。 筆者在與母語為英語的學生的日常交流中發(fā)現一部分學生寧愿用冗長的話語來代替簡潔的慣用語,他們回避使用慣用語;另一方面,慣用語也因其具備生動、形象、幽默的特點而備受學生的青睞,,使得一部分學生喜歡使用慣用語,卻頻頻出錯。基于這兩種情況,本文進行了針對母語為英語的學生習得漢語慣用語的偏誤研究,總結偏誤類型,探究偏誤成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本文共分六個部分: 第一章引言介紹了本文的選題意義、研究范圍、研究方法及相關研究綜述。 第二章是慣用語的含義及特點,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概括總結漢語慣用語的含義,語義、語法及語用方面的特點。 第三章根據問卷調查所搜集到的語料,運用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來分析、歸納母語為英語的學生習得漢語慣用語所出現的偏誤類型。 第四章是根據偏誤類型,從主客觀兩個方面來探究的學生習得漢語慣用語的偏誤成因。 第五章是以前幾章為基礎,針對母語為英語的學生習得漢語慣用語的偏誤提出教學和學習的策略。 第六章則是對全文的總結。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3
本文編號:2530525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馬曉娜;;留學生使用漢語慣用語的偏誤分析及對策[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宋艷平;;淺析英語俚語的語言文化特征[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8年06期
3 李國慧;慣用語與對外漢語教學[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4期
4 王艷芳;;留學生運用慣用語的語義偏誤及成因[J];理論界;2009年06期
5 李艷萍;簡論漢語慣用語的文化價值[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6 周薦;慣用語新論[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8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方曉;留學生習得漢語慣用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錢理;現代漢語慣用語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3 袁曦;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慣用語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季青;試論漢語慣用語的對外教學[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305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53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