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游詞文本的人稱隱喻
[Abstract]:The second person is used in the text of Xintianyu word, the singer presupposes the listener, and there is a potential open dialogue field between the plural subjects in the text. The third person is often used in the tonal text, and the singer does not make any presupposition on the listener and carries out monologue by virtue of his discourse pow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 and you" and "I and it" is metaphorical behind different references, t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 encounter and the use of experience.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
【分類號】:I207.7;H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何光;;“我與你”和“我與它”——讀布伯《我與你》[J];讀書;1987年09期
2 孫向晨;馬丁·布伯的“關系本體論”[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3 張世英;人生與世界的兩重性——布伯《我與你》一書的啟發(fā)[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穎;;交往實踐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2 惠嘉;戶曉輝;;論“興”義的演變及其思維特點[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3 吳先伍;;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老子論自我與他人和諧相處之道[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4 閻國忠;;從生態(tài)學到哲學與美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5 白永然;;教師專業(yè)自主發(fā)展探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6 郭芳;;走向“精神性”教師的教師哲學——評奈吉爾·塔布斯的《教師哲學》[J];比較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7 王干才;論人本觀的三種歷史形態(tài)[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8 余玲芝;王時來;;高校德育對話理論初探[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年02期
9 姜汪維;;高校大學生學習恐懼的成因探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10 文娟;;中學文言文教學中對學生古典情懷的培養(yǎng)[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馬永波;;生態(tài)整體主義與新詩發(fā)展的一個可能路向[A];21世紀中國現代詩第五屆研討會暨“現代詩創(chuàng)作研究技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趙劍;;試論紀錄片的關系真實[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苗永敏;拒絕妥協(xié)[D];蘇州大學;2010年
2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D];西南大學;2011年
5 葉湘虹;榮格道德整合思想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吳滿意;網絡人際互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視域[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鄭龍云;今道友信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希鵬;文化哲學視域下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9 楊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邏輯[D];西南大學;2011年
10 陳娟;張愛玲與英國文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牛;從存在到他者[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曉平;苦難與救贖[D];江南大學;2010年
3 張彩云;生命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反思與構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宋志誠;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師生文本解讀差異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桂苓;小學低年級圖畫書閱讀指導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馬進;語文教學中“愛的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侯艷華;促進學生差異發(fā)展的課堂對話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韓利紅;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教學信念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邵平;論徐,
本文編號:25147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51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