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法庭論辯訴求策略的對比修辭研究
[Abstract]: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ristotle's rhetoric three appeals, from the logical dem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lawy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rational demands than American lawyer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lawy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rational demands than American lawyer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lawy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rational demands than American lawyers. American lawyers have more full use of ethical and emotional demands, especially in ethical demands. Different rhetorical situations and audience in court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difference.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oss-cultural legal language and enrich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ontrastive rhetoric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作者單位】: 廣東醫(yī)學院;
【基金】:廣東醫(yī)學院2010年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XQ1141)
【分類號】:H0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鄧志勇;修辭三段論及其修辭運作模式[J];外國語言文學;2003年01期
2 姜同玲;律師辯護詞的修辭功能初探[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斌;大學精神演變與大學文化構(gòu)建[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年03期
2 胡海娟;法庭話語研究綜論[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3 胡范鑄;基于“言語行為分析”的法律語言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姚利民;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學思想初探[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余贊;;淺析電視談話節(jié)目的互動話語結(jié)構(gòu)[J];黃石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劉秋云;昆體良教學法思想淺議[J];河南職業(yè)技術(shù)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7 王維花;課堂教學批評之我見[J];課程.教材.教法;2003年07期
8 廖美珍;目的原則與法庭互動話語合作問題研究[J];外語學刊;2004年05期
9 張麗萍;從基于庭審圖式的話語理解論法官的言語反應[J];外語學刊;2005年05期
10 馬煜;;國內(nèi)法律語言學研究狀況分析綜述[J];山東外語教學;2005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航;游戲與教育——兼論教育的游戲性[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范庭衛(wèi);教學過程理論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4 申仁洪;論教育科學:教育研究科學取向及其在中國的合理性建構(gòu)[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志厚;教師校本學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陳鋒;狄爾泰教育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梁清;批判與揚棄:教育異化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張新立;教育人類學視野下的彝族兒童民間游戲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9 張小勇;維柯教育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10 周興國;教育自由及其限度[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華靜;中國刑事辯護詞的語篇語義分析[D];河南大學;2007年
2 葛云鋒;如何在法庭問話中通過話題控制獲取所需信息——語篇分析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4年
3 李霞;語言選擇中的權(quán)力順應性[D];山西大學;2004年
4 夏丹;網(wǎng)絡(luò)聊天中的話語權(quán)勢[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5 蘇肖;清末同文館英語教育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王立善;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生活的敘事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冰;法庭應答語信息過量的語用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8 王平;學前兒童對說謊的理解與評價及與實際行為的相關(guān)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9 王浪;高職《畜產(chǎn)品加工》專業(yè)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10 王倩;法庭審判問答沖突的語言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洪漢鼎;詮釋學與修辭學[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鄧志勇,楊濤;英語修辭學與現(xiàn)代西方哲學思潮[J];外語教學;2001年01期
3 鄧志勇;廣告中的類比[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02期
4 劉婭瓊;試析反問句的附加義[J];修辭學習;2004年03期
5 張清;;目的原則視野下的刑事辯護詞研究[J];修辭學習;2006年04期
6 王振華;;“自首”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視角[J];現(xiàn)代外語;2006年01期
7 葛洪義;試論法律論證的概念、意義與方法[J];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本文編號:24393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43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