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二語習得中詞語語體色彩的偏誤分析——基于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8-30 16:03
【摘要】:對于語體色彩存在差異的同義詞語的選擇,是把漢語作為二語習得者的一個難點,容易出現(xiàn)偏誤。文章選用一百多個有鮮明語體色彩的詞語,通過"HSK作文動態(tài)語料庫"檢索它們的使用情況,分析了二語習得者語體色彩偏誤的分布特點及偏誤類型,并據(jù)此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
[Abstract]:The choice of synonyms with different stylistic colors is a difficulty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In this paper, more than 100 words with distinctive style colors are selected, and their usage is searched through HSK composition dynamic Corpus,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lor errors in the style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文學院;日本松山大學;
【基金】:日本松山大學資助項目“二語習得中詞語語體色彩偏誤研究”
【分類號】:H19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樂金聲;漢語仿詞與英語類比構詞之異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陳芙蓉;試論語境中的語義理解[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3 張立丹;張希玲;;擬親屬稱謂習俗的文化功能[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03期

4 方艷;對外漢語教學中詞匯語境的設置[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5 曹德和;修辭學是否屬于邊緣學科討論述評[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3期

6 于廣元;借代的認知解釋[J];畢節(ji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4期

7 盧小寧;從漢字“吃”看漢語詞語的信息特征[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8 賴翅萍;日常會話與宏大敘事——《茶館》的語用學解讀兼及十七年文學的敘事方式[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潘爾艷;廣告語中的心智世界[J];商業(yè)研究;2005年11期

10 陳宇涵,任匯江;現(xiàn)代漢語雙音復合詞的語義結構模式[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楊文睿;;俏皮機智,輕松活脫——利用索振羽的幽默準則分析《認真的重要性》的幽默色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2 袁明軍;;《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的擬聲詞[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張博;;對外漢語學習詞典“同(近)義詞”處理模式分析及建議[A];對外漢語學習詞典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鄒瓊;;移就的語言結構形式[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李紹林;;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同義詞問題[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6 劉知遠;孫茂松;;基于WEB的計算機領域新術語的自動檢測[A];內(nèi)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永紅;詩筑的遠離[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俞理明;漢語縮略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3 王道英;“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4 潘世松;不同年齡段語用主體語體特征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5 劉曉梅;當代漢語新詞語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6 蔣華;現(xiàn)代漢語“這/那”類指示代詞的多維度考察[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史寶輝;漢語普通話詞重音的音系學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8 唐震;理性視域的西方戰(zhàn)略管理思想批判[D];河海大學;2004年

9 趙明煒;會話的交互言語行為模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10 龔芬;論戲劇語言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業(yè)兵;從語境角度考察詞義演變的規(guī)律[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高燕;漢語外來詞的名實及其造詞法與構詞法[D];延邊大學;2000年

3 陳麗萍;法律語匯中的兩棲詞語[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徐強;夸張和低調(diào)的英漢對比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5 嚴靈;論俄語篇章中的景物描寫[D];黑龍江大學;2001年

6 何雅青;確定與歧義之間的最佳點[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1年

7 譚宏姣;漢語源義素及其在詞匯系統(tǒng)中的作用[D];延邊大學;2001年

8 周春林;藝術語言運思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譚弘劍;語境在言語交際中的價值[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10 孫靜;論語境順應[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江濤;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漢字偏誤分析[J];語言與翻譯;2005年01期

2 黃利;;對ABAC格式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偏誤分析[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脫傲;;頻度副詞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張國云;;對維吾爾族預科學生的漢語離合詞教學研究[J];語言與翻譯;2007年04期

5 夏迪婭·伊布拉音;;維吾爾族學生漢語標點符號書寫和使用偏誤分析[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6 鄧雪琴;趙玉霞;;民族生漢語成語學習中的偏誤分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17期

7 賈珍妮;于海鵬;;對日漢語教學中“被”字句偏誤探源[J];語文學刊;2009年07期

8 劉志芳;;對外漢語語法教學常見偏誤分析——以河南師范大學韓國留學生為例[J];語文學刊;2009年17期

9 唐永寶;林源;;中級階段越南留學生學習漢語關聯(lián)詞語偏誤分析[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10期

10 蔡崇堯;對維吾爾族學生漢語學習中偏誤的分析[J];語言與翻譯;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靜;;換言連接成分類型及其語篇特點研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通拉嘎;;近十年對外漢字教學研究回顧與展望[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韓玉華;;香港考生在PSC“說話”中常見的語法偏誤分析[A];第二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鄧瑤;;PSC中雙音節(jié)詞語輕重格式的常見偏誤分析及對策[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鄧丹;;美國學習者漢語復合元音的偏誤分析[A];第九屆中國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李影;付莉;;韓國中小學生“是”的錯序偏誤分析[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7 周建民;;廣告語體與文藝語體的相互影響滲透[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8 袁義春;;小學生語言偏誤分析[A];第三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姜秋霞;;詞典翻譯與文學翻譯對比研究初探[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匡倩;;詞語的表達色彩和釋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王一民;“去除”跟“祛除”有什么不同?[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2 山西財經(jīng)大學華商學院 吳娟娟;基于中介語語料庫的程度副詞偏誤分析[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3 周建民;用和諧語言打造和諧廣告[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孔艷;英語國家留學生漢語語篇銜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2 李琳;外國學生習得漢語語氣副詞調(diào)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夏迪婭·伊布拉音;維吾爾民族漢語教學歷史與現(xiàn)狀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4 番秀英;漢語和泰語個體量詞對比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5 王潔;漢語中介語偏誤的計算機處理方法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6 林美淑;對韓漢語教學離合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7 李遐;新疆維吾爾族學生漢語介詞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薩仁其其格;蒙古學生漢語中介語名、動、形詞匯偏誤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9 盧智f,

本文編號:22135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22135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2d3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