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學理論多維視角探索
本文選題:理論與方法 切入點:翻譯理論 出處:《上海翻譯》2012年04期
【摘要】:正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本書從跨學科視角探討翻譯學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既有從哲學、現(xiàn)象學、闡釋學、接受美學等原理出發(fā)對翻譯理論進行的思辨,亦有以語言學各分支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為分析工具對翻譯實踐問題進行的深入剖析。
[Abstract]: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published a book in 2012 to explore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translation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There are not only the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phenomenology, hermeneutics and receptive aesthetics, but also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with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various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as an analytical tool.
【分類號】:H0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士奎;詹姆斯·霍爾姆斯和他的翻譯理論[J];上?萍挤g;2004年03期
2 周德華;新穎獨到的見解 簡評保加利亞女學者安娜·利諾娃的專著《普通翻譯學導論》[J];懷化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3 廖玲;;從動態(tài)對等到新著《語言迷》——淺評尤金·奈達翻譯理論轉(zhuǎn)變及其指導作用[J];語言與翻譯;2006年04期
4 牛云平;;翻譯學的名與實[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5 張白樺;;大愛無形——翻譯理論家謝天振學術個性中的人文情懷[J];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6 周來祥;戴孝軍;;走向讀者——接受美學的理論淵源及其獨特貢獻[J];貴州社會科學;2011年08期
7 侯向群;呂俊;;讓翻譯研究回歸生活世界——一個翻譯研究的現(xiàn)象學批評[J];中國翻譯;2008年03期
8 陳乃新;芻議翻譯學中各流派的發(fā)展[J];廣東經(jīng)濟管理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9 杜建慧;談翻譯學的體系[J];武漢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10 譚載喜;中西現(xiàn)代翻譯學概評[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于心;張國伍;;大城市“對外交通系統(tǒng)”研究的理論與方法[A];科學決策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六次年會論文集[C];1990年
2 李東紅;;中國邊疆考古學的學術取向:民族考古學的理論與方法[A];中國邊疆考古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C];2005年
3 黃熙;陳可冀;任平;馬曉昌;;方劑治療藥物監(jiān)測:理論與方法學初探[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4 李少寧;王兵;趙廣東;崔向慧;白秀蘭;;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研究進展——理論與方法[A];生態(tài)學與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生態(tài)學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薈萃[C];2004年
5 李曉鋒;譚剛;朱穎心;;自然通風設計方法研究(一)理論與方法[A];全國暖通空調(diào)制冷2000年學術年會資料集[C];2000年
6 李懷甫;;論生態(tài)恢復與水土保持[A];人水和諧及新疆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中國科協(xié)2005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林嶺;;柔道隊備戰(zhàn)北京奧運會心理能力、專項智能訓練理論與方法的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8 劉力;;地理區(qū)域產(chǎn)業(yè)生態(tài)研究的理論與方法[A];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9 譚冠軍;;縮短電子設備壽命試驗時間的灰色理論與方法[A];1998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1998年
10 廖建橋;;腦力勞動工作測量理論與方法研究的進展[A];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第六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林峰;空間數(shù)據(jù)不確定性理論與方法取得成果[N];科技日報;2005年
2 程萬利 劉偉;新經(jīng)濟時代的會計理論與方法[N];黃河報;2006年
3 ;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理論與方法[N];國際商報;2001年
4 語言所 宇茵;精心組織跨學科聯(lián)合攻關[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5 梁仁志 徐彬;繼往開來的史學理論與方法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6 大任;俗文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討論會召開[N];中國文化報;2006年
7 賈文勤;德勤會計公司財務審計理論與方法介紹(三)[N];中國審計報;2001年
8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浩;一部有創(chuàng)新性的力著[N];科技日報;2006年
9 賈文勤;德勤會計公司財務審計理論與方法介紹_(一)[N];中國審計報;2001年
10 張豈之;侯外廬歷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紅;表情達意與心靈潤澤[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彭云飛;電信業(yè)務定價決策理論與方法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3 何山;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平臺理論與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4 黃恩厚;城市道路交通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改擴建優(yōu)化理論與方法[D];中南大學;2009年
5 牟峰;鐵路車站取送車系統(tǒng)優(yōu)化理論與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6 饒汀;非平衡表面反應擴散體系的介觀理論與方法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7 程捷;近代數(shù)字理論與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8 丁勝仁;公路網(wǎng)結(jié)構優(yōu)化理論與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9 李偉;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信息標準制定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10 張驗科;綜合利用水庫調(diào)度風險分析理論與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雪飛;接受美學視野下的旅游景點介紹的英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2 張國琳;“空白和未定”與文學翻譯[D];四川大學;2005年
3 柴焱;接受美學觀照下的翻譯對話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晏小花;奈達翻譯理論對中國翻譯研究的影響[D];南華大學;2008年
5 李威;文本接受與再創(chuàng)作[D];黑龍江大學;2010年
6 陳江華;從接受美學的角度看譯者的作用[D];蘇州大學;2008年
7 陳春;接受美學與異化在文學翻譯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8 陳英緹;接受美學視角下中醫(yī)翻譯的文化缺省和補償[D];中南大學;2008年
9 李加強;由闡釋學和接受美學觀意象翻譯[D];安徽大學;2005年
10 溫靜;接受美學與中國古代詩歌意象翻譯[D];天津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087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70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