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能語法在中高級口語教學中的運用——以中高級口語教材分析為例
本文關鍵詞: 功能語法 語言習得 口語教學 出處:《華文教學與研究》2012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結合中高級口語的教學實例,從功能語法的"語用功能"、"語體類別"、"交際情境"三個層面對相關教材的語用點、口語語料類別和實際交際情境進行了統(tǒng)計。在此基礎上,與《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的相應等級要求進行了比較和分析。本文認為現(xiàn)有教材提供的主題、文本、語體多樣化不足,正文和練習語體類型較為脫節(jié),使得教師如何把功能語法的理念貫穿于課堂教學設計中顯得尤為重要。
[Abstract]:Based on the teaching examples of middle and advanced oral Englis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gmatic points of relevant textbooks from three aspects: pragmatic function of functional grammar, stylistic category and communicative context.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corresponding hierarchy requirements of the Common reference Framework for European language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diversity of text and style and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type of practic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integrate the idea of functional grammar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0.引言很多國內(nèi)學者已認識到在中高級口語教學階段凸顯語言交際功能的重要性(劉曉雨,2001;于芳芳,2006;許希陽,2009),最具代表性的是馬箭飛提出的“兩階段漢語速成教學優(yōu)化”策略,即在開始階段采用結構—功能法,以控制較嚴的結構訓練為主;隨著水平的提高,轉而采用功能—結構法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許希陽;;以問題為導向的任務型教學研究——以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為例[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劉榮;劉婭莉;;辯論教學模式在中高級漢語口語課中的運用[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3 于芳芳;;近十年來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綜述[J];現(xiàn)代語文;2006年05期
4 張云秋;周建設;符晶;;早期漢語兒童多義詞的習得策略——一個北京話兒童的個案研究[J];中國語文;2010年01期
5 劉英林;中高級階段對外漢語教學的理論探討[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1年02期
6 劉曉雨!100871;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綜述[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年02期
7 陳侃;尉萬傳;毛良斌;;中高級漢語口語教師的“主持人”意識[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菲;;對外漢語高級階段口語教學思路探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2 張楠;;對外漢語口語課的課堂設計淺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7期
3 宗曉旭;;論對外漢語口語課中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12期
4 張鐘佩;;漢語網(wǎng)絡教學中的任務設計[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5 王宏敏;;韓國對外漢語中級口語課教材及教學研究綜述[J];才智;2010年24期
6 楊繼光;交際法與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學——兼評北大版《初級漢語口語》教材[J];成都師專學報;2003年01期
7 莫莉;;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的口語教學探討[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年08期
8 江玉蓮;;拋錨式教學法在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9 馮小釘;;關聯(lián)論對初中級口語教材編寫的指導意義[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10 羅潔清;;淺談初級漢語口語教學方法[J];廣西教育;2009年1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曾天;;試評《中級漢語口語》課文的話題選擇[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鄧杉杉;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案例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2 林美淑;對韓漢語教學離合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田良臣;語文科口語課程的多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玉順;任務型教學法在韓國高中漢語口語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樸秀晉;韓國初級漢語自學教材分析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丹華;任務型教學法在商務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4 任紫玉;對外漢語初級階段口語教學語境設計芻議[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鄧滋櫟;商務漢語口語教學中情景教學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廖潔;對外漢語中級口語課堂文化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黎秋紅;小組合作學習法在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肖倩;角色扮演活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朱慧;高級對外漢語教材中的文學作品選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徐明;對外漢語視聽型中級聽力教學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翟汛;;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長江學術;2007年02期
2 吳中偉;;輸入、輸出和任務教學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楊惠元;第二語言教學的新模式(實驗設計)[J];漢語學習;2000年06期
4 賈穎;字本位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J];漢語學習;2001年04期
5 肖賢彬;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語素法”的幾個問題[J];漢語學習;2002年06期
6 趙雷;;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J];漢語學習;2008年06期
7 申修言;應該重視作為口語體的口語教學[J];漢語學習;1996年03期
8 王若江;對漢語口語課的反思[J];漢語學習;1999年02期
9 劉佐艷;從認知角度看多義現(xiàn)象[J];外語研究;2002年05期
10 胡明揚;;問候語的文化心理背景[J];世界漢語教學;198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永紅;外語任務型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紀孝;;關于高年級口語教學的思考和構想[J];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01期
2 譚春健;口語教學中的角色定位及教學話語選擇[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3年03期
3 黃國文;功能主義者的大集會——記國際功能語法會議[J];當代語言學;1995年04期
4 胡明揚;當代語言學[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5 余建平,吳永波;口語教學淺論[J];萊陽農(nó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6 稅茜;口語教學中運用“交際法”的幾個問題[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7 匡吉;;中師口語教學如何面向全體[J];語文知識;1996年04期
8 李麗明;口語教學應重視課堂氣氛的創(chuàng)造[J];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9 張將星;言語產(chǎn)生理論與口語教學[J];重慶社會科學;2001年02期
10 孟麗華,樊麗霞;用功能語法理論比較英漢語語氣[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麗;;淺談對法漢語初級階段口語教學[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張文宇;;語言習得與人腦的先天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胡家英;;語感和語言習得[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4 湯亞平;;第二語言習得與教材語料的關系[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常江;;大學生應用寫作學習難點及對策研究一:語言轉換[A];貴州重慶河北海南四省市寫作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楊澤紅;;雙語詞典的文化功能[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汪永勤;;分歧中的互補:三種兒童第一語言習得學說及其比較[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伍志輝;;交互作用的認知語言學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9 王世凱;;語義功能語法的結構主義闡釋[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10 汪洪章;;《文心雕龍》中的篇章銜接理論[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杜守仁;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口才[N];光明日報;2007年
2 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教師 趙萬勛;口語能力的訓練[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3 胡壯麟;力爭與世界同步的中國語言學[N];中華讀書報;2003年
4 馬慶株;語法理論意識走向自覺[N];中華讀書報;2004年
5 范谷楓;普通話教學之我見[N];錫林郭勒日報;2006年
6 ;句法語文學科召開工作研討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7 李美;推廣普通話的基地[N];貴陽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劉禹兵提供;新加坡人有機會到法國擔任漢語助教[N];今日信息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振華;介入:言語互動中的一種評價視角[D];河南大學;2003年
2 賈紅霞;普通話兒童空間范疇表達發(fā)展的個案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董霄云;探析文化視界下的我國雙語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雷紅波;上海新移民的語言社會學調(diào)查[D];復旦大學;2008年
5 徐璐;課堂教學中的動機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6 宋剛;普通話兒童早期動詞習得:范疇、論元結構與句法線索[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7 徐莉娜;翻譯中句子結構轉換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方小燕;廣州話句末語氣助詞對句子表述性的作用[D];暨南大學;2002年
9 李明潔;元認知和話語的鏈接結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邱闖仙;現(xiàn)代漢語插入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佟玲玲;空間關系的功能語法描寫及其研究的實踐意義[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許秀云;功能語篇分析及其對翻譯實踐的啟示[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羅曉暉;對廣播廣告中社會性別定型的批評性話語分析[D];北京大學;2005年
4 吳晉;隱喻在科學交流與傳播中的功能[D];吉林大學;2007年
5 聞興媛;訴狀敘事結構的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4年
6 高飛雁;論國際商務合同中的語法隱喻[D];廣西大學;2007年
7 任紫玉;對外漢語初級階段口語教學語境設計芻議[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朱桂蘭;[D];電子科技大學;2002年
9 靖安典;從認知角度看韓禮德的語法隱喻[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忠華;災難新聞語域中搭配的功能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6795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46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