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語言學論文 >

認知視角下“熱”與“Hot”的語義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7 07:22

  本文關(guān)鍵詞:認知視角下“熱”與“Hot”的語義對比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概念隱喻 原型理論 對比研究 “熱”與“Hot”


【摘要】: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對外交流的急劇增加,英語也逐漸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英漢語義的對比研究變得越來越重要。英語和漢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由兩種不同的語言體系支撐。然而,通過語言的學習,不同語言背景下的人們可以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這是由于語言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同一客觀事物在不同語言中表達形式不同,但意義基本一致。英漢兩種語言之間存在很多共性。為了探求兩種語言的語義之間的聯(lián)系,作者選取“熱”與“hot"這一對十分常見的英漢對應(yīng)詞進行了系統(tǒng)的對比,希望通過對比“熱”與“hot”的語義,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和差異,并由此窺探英漢對應(yīng)詞語義間的關(guān)系及其原因。根據(jù)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隱喻和原型理論,本文從兩個角度進行“熱”與"hot"的語義對比。(1)概念隱喻理論下映射對比;(2)原型理論下語義投射域的一致性對比。概念隱喻理論認為,隱喻是一種認知手段;隱喻的本質(zhì)是概念性的;隱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統(tǒng)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則;概念隱喻的使用是潛意識的。原型理論認為,每一種映射的產(chǎn)生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它的產(chǎn)生必然有原型存在。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運用了語料庫研究法,選取北京大學語料庫(CCL)以及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語料(COCA)作為語料來源,目的是希望能更加全面、準確地深入研究“熱”與“hot”語義間的關(guān)系及原因。文章一共分為四章。第一章介紹了寫作背景、寫作目的和文章結(jié)構(gòu)。第二章介紹了國內(nèi)外相關(guān)研究和理論基礎(chǔ)。國內(nèi)外學者對“熱”與“hot”的語義研究主要是通過傳統(tǒng)的義素分析和概念隱喻分析得出語義關(guān)系。大部分關(guān)于“熱”與“hot"研究僅僅對語域進行了簡單羅列,并未闡明語域劃分的依據(jù),同時語域的劃分也比較單一。在本研究中,作者以概念隱喻和原型理論為理論基礎(chǔ),其目的是為了闡明語域劃分的依據(jù),豐富了語域劃分,最終實現(xiàn)對“熱”與“hot"的語義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對比研究。第三章進行了認知視角下“熱”與“hot"的語義對比研究。首先,作者根據(jù)字典義,依據(jù)不同的使用范圍,將它們投射到不同的投射域,并歸納了其特點。作者發(fā)現(xiàn)“熱”與“hot”兩個詞的投射域都非常豐富;兩個詞擁有一部分相同的投射域,同時又存在各自獨有的投射域;這些投射域可以歸結(jié)成為源域和目標域兩類。在此基礎(chǔ)上,作者在概念隱喻理論指導下,通過對比每個目標域概念隱喻的過程發(fā)現(xiàn)“hot"比“熱”的隱喻擴展更為豐富;“熱”與“hot"的隱喻擴展之間存在對應(yīng)關(guān)系;“熱”與“hot”隱喻的延伸意義十分類似,但是依然存在著;每個投射域都有其特殊的投射域適用義。最后,作者根據(jù)語料庫語料統(tǒng)計“熱”與“hot"每個目標域的對應(yīng)程度,并使用原型理論分析其原因。作者發(fā)現(xiàn):從原型到最終投射域,“熱”呈現(xiàn)兩級映射,“Hot”呈現(xiàn)三級映射;在兩個詞的映射結(jié)構(gòu)中,處于起點位置的兩個原型一致,原型義一致;而對應(yīng)程度與原型到目標域的映射層級和距離相關(guān);離原型越遠,詞語的意義變化越明顯。第四章為本研究的的結(jié)論,總結(jié)了兩種語言體系中的語義發(fā)展的特點:兩種語言中對應(yīng)詞的原型意義基本相同;兩種語言的語義發(fā)展會受多方面影響;兩種語言中的對應(yīng)詞的語義并不是完全對應(yīng)的。而語言系統(tǒng)自身、認知方式和文化及環(huán)境的影響是語義變化和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本文沒有采取傳統(tǒng)的義素分析法,而是將字典義投射到不同語域,然后在概念隱喻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目標域義和目標域義對應(yīng)程度的對比,通過原型理論分析產(chǎn)生不同對應(yīng)程度的原因。本文首次提出通過對語義投射層級進行劃分的方法,將英漢對應(yīng)詞的語義從原型到投射域的映射過程進行對比,從而分析語義差異,為語義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的研究結(jié)論也對語義的研究有一定的幫助。作者歸納總結(jié)出兩種語言體系中的語義變化和發(fā)展的特點和原因,對今后的英漢語義對比研究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guān)鍵詞】:概念隱喻 原型理論 對比研究 “熱”與“Hot”
【學位授予單位】:長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36;H31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2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0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10-11
  • 1.3 Thesis Structure11-12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2-18
  • 2.1 Related Research12-14
  • 2.1.1 Semantic Studies on “熱” and "Hot" Abroad12-13
  • 2.1.2 Semantic studies on “熱” and "Hot" at Home13-14
  • 2.2 Theoretical Background14-18
  • 2.2.1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14-16
  • 2.2.2 Prototype Theory16-18
  • Chapter Three Comparative Study on Semantic Meanings of“熱”and“Hot”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s18-47
  • 3.1 Discussion on Semantic Meanings of “熱” and “Hot”18-31
  • 3.1.1 The Senses of “熱” from Dictionaries19-20
  • 3.1.2 The Projected Domains Based on the Senses of "熱"20-24
  • 3.1.3 The Senses of "Hot" from Dictionaries24-26
  • 3.1.4 The Projected Domains Based on the Senses of "Hot"26-30
  • 3.1.5 Summary30-31
  • 3.2 Comparis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31-35
  • 3.2.1 Comparison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ical Mappings of “熱” and “Hot”31-34
  • 3.2.2 Discussion on the Result of the Comparison34-35
  • 3.3 Comparis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 Theory35-47
  • 3.3.1 The Corresponding Degree of“熱”and“Hot”36-42
  • 3.3.1.1 Domains with High Degree of Correspondence39-40
  • 3.3.1.2 Domains with Medium Degree of Correspondence40-41
  • 3.3.1.3 Domains with Low Degree of Correspondence41
  • 3.3.1.4 Domains without Obvious Correspondence41-42
  • 3.3.2 The Causes for Different Degrees of Correspondence42-47
  • 3.3.2.1 Analysis of the Mapping Structures of“熱”and“Hot”42-45
  • 3.3.2.2 Summary45-47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47-50
  • 4.1 Summary of the Study47-48
  • 4.2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48-49
  • 4.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49-50
  • Works Cited50-53
  • Acknowledgements53-54
  • 個人簡介54-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高航;嚴辰松;;英語空間圖式“Front-Back”的隱喻性擴展[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2 孫嵐;;概念隱喻的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外語學刊;2015年01期

3 鄭艷霞;;概念隱喻的系統(tǒng)性——基于life的概念隱喻考察[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

本文編號:110249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10249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6196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