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漢語教師非言語行為案例分析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3 08:36
本文關鍵詞:中亞漢語教師非言語行為案例分析及對策研究
【摘要】:2013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fā)表重要演講,習主席中亞之行的重要講話,為面向中亞國家的漢語教學和中華文化傳播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歷史使命。漢語教學作為中國教育國際化的前沿與先導,最先面臨跨文化交流問題。教師言行舉止、儀表形象、服飾禮儀不僅僅是個人喜好、隨意而為的小節(jié),而是關乎教師職業(yè)形象乃至國家民族形象的大體。因此,本文從中亞留學生的漢語教師非言語行為入手,從已經在國內外發(fā)生在漢語教師非言語行為的典型案例著手,對106名中亞留學的漢語教師非言語行為做調查,得出以中亞留學生為背景的漢語教師應該從非言語行為的哪些方面,提高自身的教師形象,增進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最后為漢語教師在非言語行為方面提供一些建議。教師自身可以不斷提高對“非言語行為”理論知識的了解和運用,把握“非言語行為”的度,正確恰到好處的使用其積極面,避免其消極面。多了解、掌握中亞特殊的文化風俗習慣。國家相關教育機構也可以對中亞對外漢語教師課堂非言語行為的進行培養(yǎng),如高校增設非言語行為相關理論課程或者國家漢辦在培養(yǎng)志愿者的時候多增設課堂教師非言語行為培訓課程。
【關鍵詞】:漢語教師 非言語行為 案例 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195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5
- 緒論5-10
- (一)研究背景5-7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7
- (三)研究方法7-8
- (四)研究獨創(chuàng)之處8-10
- 一、文獻綜述10-17
- (一)國外“非言語行為”研究綜述10-12
- (二)國內“非言語行為”研究綜述12-17
- 二、非言語行為內涵及其分類17-24
- (一) 非言語行為的內涵17
- (二) 非語言行為的分類17-18
- (三) 漢語教師非言語行為18-24
- 1. 身勢語18-20
- 2. 手勢語20-21
- 3. 體距21
- 4. 面部表情21-22
- 5. 儀容儀表22
- 6. 服飾22-24
- 三、漢語教師非言語行為調查結果及分析24-31
- (一)調查目的24
- (二)調查對象24
- (三)調查方法24-25
- (四) 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25-31
- 1.調查學生的基本信息25
- 2.問卷調查數據分析25-29
- 3.漢語教師非言語行為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29-31
- 四、對中亞學生的漢語教師的課堂非言語行為的建議31-34
- (一)對外漢語教師課堂非言語行為自身的培養(yǎng)31-32
- (二)國家對赴中亞對外漢語教師課堂非言語行為的培養(yǎng)32-34
- 五、結論34-36
- 參考文獻36-37
- 附錄37-40
- 致謝40-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孫雁雁;體態(tài)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本文編號:10238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uyanxuelw/1023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