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詩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1 13:12
【摘要】:中唐詩僧和僧詩既是佛禪文化的表征,又是中唐文學不可缺少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唐代佛教興盛、詩歌繁榮相互影響的結果。中唐詩僧有著亦僧亦士的雙重人格,其詩以其獨特的文學品格對唐詩的繁榮起著重要作用。 第一章 從總體上把握中唐詩僧和僧詩的共通特征。詩歌與佛教淵源有自,從類似詩歌的佛偈,到支道林、慧遠等人的山水佛教,詩歌和佛教終于在山水自然中得到靈動的表現(xiàn)。中唐江南詩僧群體的出現(xiàn),標志著僧人作詩的自覺。由于作者身份地位不同,針對受眾的差異,詩僧可以分為通俗派和清雅派,兩派風格各異,是各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第二章 寒山、拾得身世記載頗具傳奇色彩,寒山記載的流變過程是層累造成的不斷神話的過程,從傳播學角度來看,寒山詩的作者必不是一人,而是一群地位不高的民間知識階層。寒山的詩歌存在俗體詩和雅體詩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寒山的俗體詩明顯地帶有解構傳統(tǒng)詩教文化和文人規(guī)范的傾向,而其雅體詩詞語的運用和詩境的營造達到很高的水平。唐末宋代,寒山在士林、緇流被廣泛傳播,擬作之風盛行。二十世紀,寒山及其詩歌在國外引起強烈反響。 第三章 皎然是中唐清雅派的代表人物,出身名門、學識淵博、思想龐雜,與世俗文壇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其詩論著作《詩式》中滲透著皎然的詩學思想和時代氣息,皎然的詩歌創(chuàng)作也獲得很高的成就,有創(chuàng)變大歷詩風、開啟元和詩風之功。其詩善于以禪境構筑詩境,形成空靈剔透的詩歌境界。 第四章 中唐著名詩僧還有導其源者靈一,接其續(xù)者護國、清江、法振和靈澈。他們的思想不同、經(jīng)歷有別,詩歌亦呈現(xiàn)不同的風貌,,但其對詩歌的癡愛卻是一致的。本章主要對他們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進行考述。 作為中唐詩歌的一部分,中唐僧詩對唐詩的繁榮、文人詩品格的確定都發(fā)揮了作用,他們的在詩論和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的開拓之功對后世詩僧的發(fā)展起到模范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206.2
本文編號:2674353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I206.2
【引證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朱海燕;王秀萍;劉仲華;;唐代詩僧皎然對茶道美學的貢獻[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施由明;;論唐代湖州茶人群體對中國茶文化的貢獻[J];農(nóng)業(yè)考古;2011年05期
3 查明昊;;唐五代詩僧文學研究綜述[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羅姝;中晚唐詩僧心態(tài)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2 王丹;唐代詩僧拾得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6743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67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