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諸“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05:44
【摘要】: 《國語》是我國先秦時代一部獨具特色的重要典籍。共二十一卷,匯集了西周末年到春秋時期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的重要史料。它不像《左傳》一樣經(jīng)過了后人統(tǒng)一的加工和潤色,而是最大限度保留了各國“語”原始性,成為研究各國“語”的重要底本。本文分為三部分,首先試圖對《國語》中的“語”的性質(zhì)進行定位,然后從區(qū)域文化特征和行文特征兩方面對各國“語”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研究。 第一章《國語》“語”體考辨 “語”是先秦的一種重要文體,是以記述歷史人物言論為主要內(nèi)容的帶有論說性質(zhì)和教化意義的教材。“語”作為一種特定的重要形式存在于先秦禮樂文化中,有內(nèi)容、有傳承,以前代先王的事例宣揚貴族階級的道德教化,使后代統(tǒng)治者“知先王之務用明德于民也”,是貴族統(tǒng)治階級進行道德教育,“溯往事,知來者”、“以史為鑒”的重要方式。這種文體一般以記言為主要特征,其形式是以事帶言——先用事例引出言論,再用事件論證言論,從而證明“治世之善語”的真理性地位。 而各國的“語”的產(chǎn)生,是和先秦的教育制度分不開的,是先秦學校制度的必然產(chǎn)物。《國語》中各國“語”雖然風格迥異,但都反映了本國主流文化的特征,是各國主要政治觀點和文化傳統(tǒng)的直接體現(xiàn)。并且,各國“語”的教育內(nèi)容,多為治國,因此,應該是在各國大學中進行傳教的產(chǎn)物,受教對象是各國的王公貴族。各國“語”有專門的傳授者,那就是樂官的一員,瞽w。各国瞽w竊詬鞴拇笱е械H巫漚痰即小壩鎩鋇腦鶉,
本文編號:2594583
本文編號:25945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shull/259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