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什溫鋼琴協(xié)奏曲《藍色狂想曲》藝術特色與演奏詮釋
本文關鍵詞:格什溫鋼琴協(xié)奏曲《藍色狂想曲》藝術特色與演奏詮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藍色狂想曲》是美國作曲家喬治.格什溫的代表作,這部作品從1924年創(chuàng)作出至今已有90多年,時至今日,依然廣為流傳。喬治.格什溫是美國最具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結合傳統(tǒng)與流行,將爵士樂引領進古典音樂的殿堂。《藍色狂想曲》是一部極具特色的鋼琴協(xié)奏曲,樂隊部分有時會改為兩個鋼琴進行演奏,由于作品加入了爵士音樂的元素,使其形成了一種帶有交響化的爵士樂,作品中出現(xiàn)的爵士元素,為我們更深入的研究美國爵士樂提供了基礎。這部作品的特色和在鋼琴協(xié)奏曲中的創(chuàng)新性,決定了這部作品的研究價值。本論文以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為研究對象,首先,對格什溫的生平以及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為更深層次的分析作品做了充分的準備。論文的重點部分是通過對爵士元素在音樂語言中的體現(xiàn)來闡釋作品的藝術特色,為演奏提供理論基礎。本論文分為三個章節(jié):第一章從格什溫的生平和時代背景分析《藍色狂想曲》產(chǎn)生的必然性;第二章從調式調性、和聲、旋律、節(jié)奏以及速度幾個方面分析《藍色狂想曲》的音樂結構以及藝術特色,為下一章的演奏技法提供理論依據(jù);第三章是演奏詮釋,從與樂隊的合作以及爵士的演奏手法兩方面進行分析。在爵士的演奏手法中重點對節(jié)拍、踏板、力度以及一些演奏難點包括大跨度的和弦演奏,快速托卡塔的處理,以及速度和感情處理進行分析。筆者將通過研究格什溫的《藍色狂想曲》中相關的文化背景以及作品的藝術特色來為更好的演奏,教學和創(chuàng)作的實踐方面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格什溫 《藍色狂想曲》 藝術特色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62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緒論9-12
- 第一章 格什溫和《藍色狂想曲》12-20
- 1.1 格什溫12-15
- 1.1.1 格什溫的成長之路12-14
- 1.1.2 格什溫的代表作14
- 1.1.3 格什溫的音樂風格14-15
- 1.2 《藍色狂想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15-17
- 1.2.1 歷史背景16
- 1.2.2 美國二十世紀音樂文化背景16-17
- 1.3 《藍色狂想曲》的音樂特點17-20
- 1.3.1 歐洲傳統(tǒng)音樂元素17-18
- 1.3.2 美國民間音樂元素的融匯18
- 1.3.3 音樂結構18-20
- 第二章 《藍色狂想曲》音樂語言中爵士元素的運用20-41
- 2.1 豐富的調式調性20-26
- 2.1.1 調式分析20-23
- 2.1.2 調式的創(chuàng)新性23-26
- 2.2 爵士樂和聲的運用26-30
- 2.2.1 爵士和聲構成26-28
- 2.2.2 《藍色狂想曲》的和聲特點28-30
- 2.3 色彩多變的旋律30-34
- 2.3.1 旋律的劃分30-31
- 2.3.2 旋律色彩的變化31-34
- 2.4 節(jié)奏34-39
- 2.4.1 爵士樂常用節(jié)奏34-37
- 2.4.2 三連音的運用37
- 2.4.3 重復的切分37-38
- 2.4.4 重音分配38-39
- 2.5 速度39-41
- 第三章 《藍色狂想曲》的演奏詮釋41-57
- 3.1 鋼琴與管弦樂隊的配合41-43
- 3.1.1 伴奏41-43
- 3.1.2 輪奏43
- 3.2 爵士的演奏手法43-57
- 3.2.1 演奏重點44-49
- 3.2.2 演奏難點49-57
- 結語57-58
- 參考文獻58-61
- 致謝61-6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婧;;《藍色狂想曲》中的幾種爵士因素[J];音樂生活;2008年06期
2 潘龍華;;試析《藍色狂想曲》的“爵士”情緣[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宋維佳;;管弦樂《藍色狂想曲》賞析[J];大舞臺;2012年10期
4 楊煉;藍色狂想曲[J];名作欣賞;1986年04期
5 林兵;;植物迷戀音樂[J];云南林業(yè);1987年01期
6 黃雅;爵士樂與《藍色狂想曲》[J];石家莊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2期
7 ;無名指 藍色狂想曲[J];世界電影之窗;2006年07期
8 李虻;李菲菲;;管弦樂《藍色狂想曲》賞析[J];琴童;2011年06期
9 周振亞;格什溫與《藍色狂想曲》[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10 劉詩嶸;狂想曲并非藍色[J];人民音樂;1993年10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陳小斌;在森林回響的“藍色狂想曲”[N];音樂周報;2003年
2 尹寧;《藍色狂想曲》的由來[N];音樂周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李婧;興隆文化園:“黑色城市”的藍色狂想曲[N];中國文化報;2013年
4 任海杰;黑人歌者的天賦魅力[N];音樂周報;2014年
5 燭光;神經(jīng)按摩劑——音樂[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1年
6 劉嬰奇 劉航;《感受交響樂》評說[N];音樂周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葉飛;消夏音樂節(jié):脫下晚裝的古典音樂會[N];中國文化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晶晶;從爵士樂向交響的融合—《藍色狂想曲》再審視[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2 尹航;淺析喬治·格什溫《藍色狂想曲》中的爵士因素[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郝志博;爵士樂與歐洲傳統(tǒng)音樂融合的經(jīng)典[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居蘊;《藍色狂想曲》創(chuàng)作特征及其鋼琴演奏[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5 喬珊珊;格什溫鋼琴協(xié)奏曲《藍色狂想曲》藝術特色與演奏詮釋[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格什溫鋼琴協(xié)奏曲《藍色狂想曲》藝術特色與演奏詮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63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86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