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夏科夫組曲《秋季素描》的作品及演奏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9-22 03:01
阿納托利·伊凡諾維奇·庫夏科夫(Anatoly Ivanovixh Kusyakov)是俄羅斯的現(xiàn)代作曲家、民族音樂家、教育家。他的作品范圍涉及很廣,并且在推動手風琴發(fā)展的道路上起著重要作用。他創(chuàng)作了很多經典的手風琴作品,至今為止仍是演奏者們熱衷練習的作品。在《秋季素描》中,每個樂章都有一個標題,從而體現(xiàn)出每個樂章獨有的意境,這也要求演奏者在不同標題的樂章下,要規(guī)劃、把握好這部作品的完整性。這部作品體現(xiàn)出了手風琴的變音器、樂隊音響、風箱等特色,并將這些特色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中。本文從作者生平與作品特點、曲式結構分析、演奏技法分析,三部分入手分析這部作品的訓練及演奏技巧,供演奏者參考。
【文章來源】:天津音樂學院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2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樂章《秋季幻想》的曲式結構圖
4圖2-2樂章《落葉》的曲式結構圖第二樂章有五部分,首先1-2小節(jié)屬于引子部分,調性是C大調;2-10小節(jié)是A段分為a和a1句,這里從a句的g小調轉調到了a1句的bA大調,演奏中可以做出重音句,以突出新的調性帶來不一樣的聽覺感受;11-14小節(jié)為B段b樂句,15-18小節(jié)為B段b1樂句,B段左手旋律有主題變化,演奏時要突出力度上的由強到弱;19-36小節(jié)是再現(xiàn)段A1,其中a2、a3是對A段中a和a1的材料再現(xiàn),b2是對B段中的b和b1的再現(xiàn),所以在情緒上沒有太大區(qū)別,都是描述落葉在風中搖曳的景象;最后出現(xiàn)的a4是對a和a1的臨時再現(xiàn),第二樂章結束。第三樂章《夜境》:結構如圖2-3所示:圖2-3樂章《夜境》的曲式結構圖第三樂章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F(xiàn)大調,1-2小節(jié);第二部分是A段,在這段里力度的變化較明顯,從弱到中強到ff,演奏時要注意力度的變化從
4圖2-2樂章《落葉》的曲式結構圖第二樂章有五部分,首先1-2小節(jié)屬于引子部分,調性是C大調;2-10小節(jié)是A段分為a和a1句,這里從a句的g小調轉調到了a1句的bA大調,演奏中可以做出重音句,以突出新的調性帶來不一樣的聽覺感受;11-14小節(jié)為B段b樂句,15-18小節(jié)為B段b1樂句,B段左手旋律有主題變化,演奏時要突出力度上的由強到弱;19-36小節(jié)是再現(xiàn)段A1,其中a2、a3是對A段中a和a1的材料再現(xiàn),b2是對B段中的b和b1的再現(xiàn),所以在情緒上沒有太大區(qū)別,都是描述落葉在風中搖曳的景象;最后出現(xiàn)的a4是對a和a1的臨時再現(xiàn),第二樂章結束。第三樂章《夜境》:結構如圖2-3所示:圖2-3樂章《夜境》的曲式結構圖第三樂章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F(xiàn)大調,1-2小節(jié);第二部分是A段,在這段里力度的變化較明顯,從弱到中強到ff,演奏時要注意力度的變化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方音樂表演中有關Rubato問題的傳統(tǒng)觀念與實證研究[J]. 楊健.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1(02)
[2]俄羅斯手風琴音樂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J]. 何巍. 大眾文藝. 2010(01)
[3]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合的經典——對庫夏科夫手風琴作品《冬季素描》的音樂分析[J]. 車莎莎. 大舞臺(雙月號). 2008(04)
[4]“主題——動機”手法的歷史審視[J]. 黃祖平. 音樂創(chuàng)作. 2008(04)
[5]莫斯科的巴揚手風琴藝術[J]. 蘇航. 藝術教育. 2007(06)
[6]手風琴變音器的認識與運用[J]. 羅漢.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07(02)
[7]我知道的俄羅斯巴揚演奏家及他們的演奏風格(下)[J]. 劉繼東. 小演奏家. 2005(02)
碩士論文
[1]庫夏科夫《冬季素描組曲》研究[D]. 王佳姿.山東師范大學 2009
[2]論俄羅斯當代手風琴音樂作品的民族特性[D]. 李銳.西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03004
【文章來源】:天津音樂學院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2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樂章《秋季幻想》的曲式結構圖
4圖2-2樂章《落葉》的曲式結構圖第二樂章有五部分,首先1-2小節(jié)屬于引子部分,調性是C大調;2-10小節(jié)是A段分為a和a1句,這里從a句的g小調轉調到了a1句的bA大調,演奏中可以做出重音句,以突出新的調性帶來不一樣的聽覺感受;11-14小節(jié)為B段b樂句,15-18小節(jié)為B段b1樂句,B段左手旋律有主題變化,演奏時要突出力度上的由強到弱;19-36小節(jié)是再現(xiàn)段A1,其中a2、a3是對A段中a和a1的材料再現(xiàn),b2是對B段中的b和b1的再現(xiàn),所以在情緒上沒有太大區(qū)別,都是描述落葉在風中搖曳的景象;最后出現(xiàn)的a4是對a和a1的臨時再現(xiàn),第二樂章結束。第三樂章《夜境》:結構如圖2-3所示:圖2-3樂章《夜境》的曲式結構圖第三樂章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F(xiàn)大調,1-2小節(jié);第二部分是A段,在這段里力度的變化較明顯,從弱到中強到ff,演奏時要注意力度的變化從
4圖2-2樂章《落葉》的曲式結構圖第二樂章有五部分,首先1-2小節(jié)屬于引子部分,調性是C大調;2-10小節(jié)是A段分為a和a1句,這里從a句的g小調轉調到了a1句的bA大調,演奏中可以做出重音句,以突出新的調性帶來不一樣的聽覺感受;11-14小節(jié)為B段b樂句,15-18小節(jié)為B段b1樂句,B段左手旋律有主題變化,演奏時要突出力度上的由強到弱;19-36小節(jié)是再現(xiàn)段A1,其中a2、a3是對A段中a和a1的材料再現(xiàn),b2是對B段中的b和b1的再現(xiàn),所以在情緒上沒有太大區(qū)別,都是描述落葉在風中搖曳的景象;最后出現(xiàn)的a4是對a和a1的臨時再現(xiàn),第二樂章結束。第三樂章《夜境》:結構如圖2-3所示:圖2-3樂章《夜境》的曲式結構圖第三樂章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F(xiàn)大調,1-2小節(jié);第二部分是A段,在這段里力度的變化較明顯,從弱到中強到ff,演奏時要注意力度的變化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方音樂表演中有關Rubato問題的傳統(tǒng)觀念與實證研究[J]. 楊健.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1(02)
[2]俄羅斯手風琴音樂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J]. 何巍. 大眾文藝. 2010(01)
[3]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合的經典——對庫夏科夫手風琴作品《冬季素描》的音樂分析[J]. 車莎莎. 大舞臺(雙月號). 2008(04)
[4]“主題——動機”手法的歷史審視[J]. 黃祖平. 音樂創(chuàng)作. 2008(04)
[5]莫斯科的巴揚手風琴藝術[J]. 蘇航. 藝術教育. 2007(06)
[6]手風琴變音器的認識與運用[J]. 羅漢. 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2007(02)
[7]我知道的俄羅斯巴揚演奏家及他們的演奏風格(下)[J]. 劉繼東. 小演奏家. 2005(02)
碩士論文
[1]庫夏科夫《冬季素描組曲》研究[D]. 王佳姿.山東師范大學 2009
[2]論俄羅斯當代手風琴音樂作品的民族特性[D]. 李銳.西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030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34030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