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咒》音樂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5 02:35
本文主要研究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的《普庵咒》一曲。據(jù)本文考證,《普庵咒》是由佛教寺院發(fā)散到文人音樂(古琴),繼而在佛教音樂與古琴音樂的雙重影響下衍生出多種民間器樂,并在流傳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結構、音調、演奏形式等方面的變化從而形成的一個龐大的曲目家族。本文通過咒詞結構分析與音樂形態(tài)分析,將歷史上各階段《普庵咒》曲譜分為了整體型、縮減型、融合型三大類,對之進行了比較,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普庵咒》音樂發(fā)展的歷時性特點。對《普庵咒》音樂現(xiàn)狀以及各類別中"母體"與"子體"之相互關系進行了梳理與總結,進而管窺中國傳統(tǒng)樂曲傳承和衍變的內在規(guī)律。
【文章來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普庵咒》的咒詞結構
二、《普庵咒》歷史譜本的音樂形態(tài)分析
1.音樂結構及類型
2.特性音調
三、《普庵咒》音樂的歷時性特點
四、當代各樂種中的《普庵咒》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華氏樂譜:琵琶獨立性新高峰的標志性存在[J]. 項陽. 人民音樂. 2020(03)
[2]《普庵咒》研究[J]. 楊春薇. 中國音樂學. 2000(04)
本文編號:2978051
【文章來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普庵咒》的咒詞結構
二、《普庵咒》歷史譜本的音樂形態(tài)分析
1.音樂結構及類型
2.特性音調
三、《普庵咒》音樂的歷時性特點
四、當代各樂種中的《普庵咒》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華氏樂譜:琵琶獨立性新高峰的標志性存在[J]. 項陽. 人民音樂. 2020(03)
[2]《普庵咒》研究[J]. 楊春薇. 中國音樂學. 2000(04)
本文編號:29780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29780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