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江南絲竹對蘇州道教音樂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論江南絲竹對蘇州道教音樂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江南絲竹 蘇州道教音樂 影響 宗教藝術 世俗化
【摘要】:蘇州道教音樂屬正一派道教音樂,在其發(fā)展歷史中呈現(xiàn)出世俗化發(fā)展的趨勢,其中以江南絲竹為代表的民間音樂元素影響明顯。一方面,作為一種宗教音樂藝術形式,蘇州道教音樂在江南絲竹的廣泛影響下,于音響、結構、形式形態(tài)、審美上都有了藝術風格上的突破,打破了傳統(tǒng)宗教音樂的嚴肅、呆板和冷清,獲得了更加廣泛的民眾基礎;另一方面,世俗化的蘇州道教音樂體現(xiàn)出深厚的民間音樂藝術文化內涵,是宗教藝術世俗化發(fā)展的典型代表,對民間音樂也是一種有意義的補充,具有較高的藝術和藝術理論價值。本文的邏輯起點是江南絲竹與蘇州道教音樂融合而對蘇州道教音樂產生的促進,主要從融合的歷史和原因等方面分析江南絲竹與蘇州道教音樂的融合基礎,進而從音樂形態(tài)、藝術審美兩個方面分析江南絲竹對蘇州道教音樂的具體影響。江南絲竹對蘇州道教音樂產生的多方面影響,其實質是宗教藝術世俗化的發(fā)展,因此本文在最后嘗試探討宗教藝術世俗化的藝術規(guī)律,并且在對宗教藝術世俗化持肯定態(tài)度的基礎上,認識宗教藝術堅持內在統(tǒng)一、多元化發(fā)展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江南絲竹 蘇州道教音樂 影響 宗教藝術 世俗化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608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緒論8-14
- 一、研究對象與目的8-10
- 二、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10-11
- 三、研究視角與方法11-14
- 第一章 蘇州道教音樂與江南絲竹的融合基礎14-23
- 第一節(jié) 融合的表層分析14-18
- 一、蘇州道教音樂與江南絲竹的形成14-16
- 二、蘇州道教音樂與江南絲竹融合的歷史沿革16-18
- 第二節(jié) 融合的深層分析18-22
- 一、民俗活動提出的要求18-19
- 二、道觀文化提出的要求19-21
- 三、江南絲竹影響力的促進21-22
- 本章小結22-23
- 第二章 江南絲竹對蘇州道教音樂的形態(tài)影響23-39
- 第一節(jié) 樂器表現(xiàn)形態(tài)23-33
- 一、樂隊編配結構23-26
- 二、樂器與法器種類26-31
- 三、樂器與法器的組合運用方式31-33
- 第二節(jié) 音樂表現(xiàn)形態(tài)33-39
- 一、旋律形態(tài)33-35
- 二、曲式結構35-39
- 第三章 江南絲竹對蘇州道教音樂的藝術審美影響39-47
- 第一節(jié) 蘇州道教音樂的民樂化審美體驗39-42
- 一、蘇州道教音樂的民樂化特色39-41
- 二、“返璞歸真”的俗樂表現(xiàn)特色41-42
- 第二節(jié) 蘇州道教音樂的世俗化審美價值42-46
- 一、道義傳播中的審美接受42-44
- 二、養(yǎng)生、載道的審美詮釋44-46
- 本章小結46-47
- 第四章 江南絲竹與蘇州道教音樂融合的宗教藝術規(guī)律思考47-59
- 第一節(jié) 宗教藝術世俗化思考47-50
- 一、對宗教藝術世俗化意義的討論47
- 二、對宗教藝術世俗化積極意義的肯定47-50
- 第二節(jié) 宗教藝術的內在統(tǒng)一與多元超越50-57
- 一、宗教藝術的地位及其統(tǒng)一精神50-55
- 二、宗教藝術多元化發(fā)展原則與意義55-57
- 本章小結57-59
- 結論59-61
- 參考文獻61-64
- 圖表出處64-66
- 致謝66-67
- 附錄67-74
- 一、田野調查采訪記錄67-72
- 二、圖片資料72-7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汪小洋;;考古圖像與音樂圖像學[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4年06期
2 郭潤田;;浮華之后的返璞歸真——《筆法記》“華”“實”之辯的美學闡釋[J];藝術教育;2013年05期
3 尚元鵬;;論《二泉映月》的藝術價值[J];青春歲月;2013年02期
4 賴全;;論道教三官信仰及其宗教象征意義[J];宗教學研究;2010年02期
5 伍國棟;;“樂種”研究四個邏輯層面的構思與設計——為“江南絲竹研究”制定的基本策略[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6 羅毅;;象征在宗教藝術中的審美價值功能[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9年02期
7 汪小洋;;論宗教美術的審美經驗[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9年02期
8 任武列;;藝術多元化的構建與和諧發(fā)展[J];美術大觀;2008年06期
9 潘顯一;;道教養(yǎng)生與審美[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伍國棟;;一個“流域”兩個“中心”——江南絲竹的淵源與形成[J];音樂研究;2006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何峰;道教的養(yǎng)生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2 倪娜;論江南絲竹音樂的生命精神[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10710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yinlelunwen/107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