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漢劇的輻射力——以1929年漢劇“福興班”上海演出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7-12-17 15:23
本文關鍵詞:近代漢劇的輻射力——以1929年漢劇“福興班”上海演出為例
【摘要】:1929年漢劇"福興班"赴滬演出,相較新興的京劇,漢劇的演出形式顯得老舊,再加上演出策略不當,導致落敗而歸。"福興班"回漢后雖仿效京劇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漢劇仍舊萎靡不振。漢劇的文化與藝術積淀相當深厚,曾與徽調一起孕育了京劇,但京劇崛起之后,漢劇的競爭力與輻射力明顯不足,這一現(xiàn)象值得深思。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藝術學院;
【分類號】:J825
【正文快照】: 漢劇是我國三百多個戲曲劇種里歷史最悠久的劇種之一,她的文化與藝術積淀相當深厚,并曾與徽調一起孕育了京劇,在京劇發(fā)展歷程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但遺憾的是,自從京劇成熟后,漢劇的競爭力與輻射力就呈不斷下滑的趨勢,1929年漢劇曾組“福興班”赴滬演出,結果卻“不快而歸”!,
本文編號:13006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130062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