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綠野仙蹤》的翻譯研究報告
本文關鍵詞:兒童文學《綠野仙蹤》的翻譯研究報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長沙理工大學》 2013年
兒童文學《綠野仙蹤》的翻譯研究報告
王雙
【摘要】:兒童文學既具有一般文學的共性,又有其特性。因此,翻譯兒童文學作品,既要遵循文學翻譯的共同理論原則,又有其特定的要求、方法和技巧。兒童文學的翻譯應考慮兒童讀者的語言接受水平,盡量用簡單的語言完成翻譯過程。尤其是學前教育年齡組的兒童是正處于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閾值階段,兒童文學中所使用詞匯應該簡單易懂,盡量用標準的兒童口語。如果他們很難理解文學文本并遭遇挫折,,他們會減少接收過程的吸收率。 語言順應論強調語言與交際目的、交際環(huán)境、交際對象之間的一致性。譯者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使用者,要想成功地實現譯作交際的功能,就必須順應特定的語境條件和讀者對象。 本報告是對本人重譯兒童文學作品“The Wizard of Oz”的過程和經歷的描述和總結。報告以比利時語言學家維索爾倫的語言順應論為理論依據,探討了包括讀者在內的語境因素對翻譯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從語音、詞匯、和句法等多個層面具體地說明了譯本對包括讀者在內的語境因素的順應過程。 本報告認為兒童文學翻譯的譯者應當尊重兒童讀者,尊重兒童讀者的接受水平和審美需要,努力在翻譯過程中與兒童讀者建立起一種和諧的交流和溝通關系,譯出適合兒童接受水平、兒童讀者喜歡的作品。在語音層面上,多用擬聲詞、漢語四字格和重復、押韻等手法,以使語言富有節(jié)奏感。在詞匯層面上,語言應當明白易懂,動作感強,偏口語化,多用修辭手法,以使語言生動形象。在句法層面上,句式應當簡潔、整齊,多用排比。總之,譯者在把握和忠實傳達原作風格的同時,應從兒童讀者的接受水平出發(fā)采取適當的翻譯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15.9;I04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伍榮華;;晚清翻譯文學與中國兒童文學的萌發(fā)[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宋志平;翻譯:選擇與順應——語用順應論視角下的翻譯研究[J];中國翻譯;2004年02期
3 徐德榮;兒童文學翻譯芻議[J];中國翻譯;2004年06期
4 夏仲翼;文學翻譯與批評理論[J];中國翻譯;1998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翟紅梅,張德讓;譯者中心論與翻譯文本的選擇——析林語堂英譯《浮生六記》[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張春慧;;Peter Newmark的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3 翟紅梅;姜家濤;;林語堂《浮生六記》英譯研究述評[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4 葉長纓;;試論電影配音翻譯中文化距離的處理[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5 楊司桂;冉隆森;;從順應理論看旅游景點翻譯的變通性[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6 譚逸之;;功能翻譯理論視野下的廣告翻譯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7 盛繪;;徐志摩翻譯活動的選擇傾向[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8 王昌玲;;意象扭曲的語用順應論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宋萍;;譯者個性審美差異與翻譯風格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陳艷輝;;交際翻譯與語義翻譯原則在英詩翻譯中的運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許春翎;;古典文學作品英譯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闡釋——兼評林語堂譯介《浮生六記》中的審美體驗[A];福建省首屆外事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樂;;旅游國際化——旅游文化的漢譯英[A];江蘇省旅游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王冬梅;;文學性與文學翻譯[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臧國寶;張小波;;“翻譯文化觀”與“目的論”觀照下公示語翻譯構想——以雷州半島公示語為例[A];第十四屆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5 閆琳琳;;目的論對旅游指南翻譯的指導作用[A];第十四屆全國科技翻譯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朱麗娜;;交替?zhèn)髯g中的幽默言語口譯:目的決定手段[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蘇亞麗;;旅游文本英譯的策略研究——以山西旅游文本英譯為例[A];2013中國旅游科學年會論文集[C];2013年
8 朱兵艷;劉士祥;;海南國際旅游島景點漢英翻譯實例評析——兼顧文化差異 滿足游客需求[A];語言·跨文化交際·翻譯[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齊偉鈞;終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語教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黃芳;跨語際文學實踐中的多元文化認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艷紅;美國黑人英語漢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呂若淮;臺灣文社及其《臺灣文藝叢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肖曼瓊;翻譯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寧;一體與異質[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徐萍;從晚清至民初:媒介環(huán)境中的文學變革[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胡氏貞英;漢語非文學文本越譯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曉泳;漢英習語在跨文化翻譯中的文化流失[D];河北大學;2009年
2 焦晴;從順應論角度看雙關廣告語的翻譯[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江玉娟;論中文企業(yè)簡介的英譯[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劉歡;兒童繪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5 朱瑩;旅游宣傳手冊翻譯中的隱喻、轉喻及其表達力[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周錫梅;從接受美學視角看吳鈞陶與Witter Bynner的杜詩英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王凝慧;從功能對等角度論商標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李曼;林語堂翻譯思想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邵丹;國企網頁簡介文英譯策略的初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雷宇;“美即是真,真即是美”[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錢冠連;語用學:統一連貫的理論框架——J.Verschueren《如何理解語用學》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年03期
2 許鈞;論翻譯之選擇[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3 蔡新樂;論翻譯學的三個新概念:元翻譯、反翻譯與非翻譯[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4 郭建中;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與歸化[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8年02期
5 許鈞;文化“差異”與翻譯[J];中國比較文學;1997年01期
6 王東風;翻譯文學的文化地位與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J];中國翻譯;2000年04期
7 王東風;歸化與異化:矛與盾的交鋒?[J];中國翻譯;2002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叢立;;魯迅:兒童文學翻譯領域的拓荒者[J];集寧師專學報;2005年03期
2 張迪;;《小公主》三譯本比較分析——兼論兒童文學的翻譯[J];邢臺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3 袁毅;;從目的論角度談兒童文學的翻譯[J];時代文學(雙月上半月);2008年02期
4 譚海燕;李亞妮;;淺談兒童文學翻譯中的接受美學[J];作家;2011年08期
5 王雯;;兒童文學翻譯應注重讀者對象與價值標準[J];考試周刊;2009年50期
6 于素芳;;童趣性:兒童文學翻譯的重要原則——以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兩個中譯本為例[J];青春歲月;2011年06期
7 張道振;;論周作人的兒童文學翻譯思想[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8 李艷茹;;簡論安徒生童話在中國的譯介與影響[J];語文學刊;2009年07期
9 譚云飛;;淺談兒童文學翻譯[J];林區(qū)教學;2009年02期
10 王姝陽;趙玉閃;;接受理論視角下兒童文學作品中景色的翻譯——以《綠山墻的安妮》中風景描寫的翻譯為例[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風;;東南亞華文兒童文學在蓬勃興起[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曹晉杰;;試論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兒童文學[A];鐵流6:新四軍文化工作專輯——新四軍文化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韋宏;;兒童文學對小學語文教育的作用與影響研究[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鄒敏;;《兒童文學名著導讀》自學考試教材建設之探討[A];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C];2010年
5 孟晉;;我對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相結合的一些認識和體會[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陳建軍;;從人工翻譯到協同翻譯[A];中國翻譯人才職業(yè)發(fā)展——2009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7 陳中強;;提高查詞和判別效率 提高翻譯速度和質量[A];中國翻譯人才職業(yè)發(fā)展——2009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8 彭蓉;;哪里去找又快又好的翻譯?——翻譯速度,翻譯人才職業(yè)化面臨的新問題[A];中國翻譯人才職業(yè)發(fā)展——2009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9 韋忠和;;網絡和翻譯社區(qū)的建設[A];2010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Joe Zhai;;乘風破浪正當時 本土翻譯公司生存和發(fā)展的幾點思考[A];2010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鐘華生;[N];深圳商報;2009年
2 記者 劉秀娟;[N];文藝報;2009年
3 朱世強;[N];西部時報;2009年
4 記者 劉秀娟;[N];文藝報;2009年
5 記者 陳香;[N];中華讀書報;2009年
6 劉斌 中宣部干部,曾掛職耀縣任縣委副書記;[N];銅川日報;2010年
7 譚旭東;[N];學習時報;2010年
8 王珍 韓靜慧 (本報記者 王珍);[N];中國民族報;2010年
9 錢淑英;[N];文學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張銳;[N];工人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學斌;兒童文學的游戲精神[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梅;另一種現代性訴求[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倩;大眾傳媒語境下兒童文學傳播障礙歸因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田媛;新時期兒童文學中的生態(tài)倫理意識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5 聶馥玲;晚清科學譯著《重學》的翻譯與傳播[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淑敏;翻譯的歷史觀—《獨立宣言》中譯本的歷時共時比較實證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朱琳;譯者為中心的多學科性翻譯理論建構[D];南開大學;2010年
8 王晶;從文學經典到數碼影像[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9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屈平;翻譯還原:海德格爾現象學下的翻譯理論[D];河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彥超;從目的論看兒童文學的翻譯[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潔;兒童文學翻譯中的功能對等:《湯姆·索耶歷險記》三個中譯本個案研究[D];揚州大學;2005年
3 譚云飛;淺談兒童文學翻譯[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趙曉紅;《小說月報》(1921-1931)翻譯兒童文學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5 王景;人與自然 和諧共生[D];安徽大學;2010年
6 張夢煦;新時期女作家創(chuàng)作的兒童文學少女題材小說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劉夢雪;想象兒童[D];河南大學;2010年
8 吳芳芳;《小朋友》1922-1937[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薇;改寫理論視角下清末民初《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譯及其對《霍桑探案集》創(chuàng)作的影響[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10 施秋蕾;銜接與翻譯[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兒童文學《綠野仙蹤》的翻譯研究報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26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24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