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苦難與自由意志
本文選題:溫特 + 撫養(yǎng)權。 參考:《讀書》2014年08期
【摘要】:正一九五九年八月二十七日,在馬克思和恩格斯曾駐足思考過的曼徹斯特,一名未成年的制衣女工產下了一個女嬰。但是,這個女嬰卻沒有合法的父親。哺乳六周后,女工放棄了對自己新生女兒的撫養(yǎng)權。于是,那個父母都來自工人階級的女嬰,在幾個月后成為另一對工人階級夫婦的女兒。當這個女嬰被抱入那座位于萊斯特郡阿克靈頓沃特路二○○號的經濟適用房時,養(yǎng)父母給了她一個新的名字。而這個將于二十五年后在英語乃至世界文壇上綻放光芒的名字。便是珍妮特·溫特森。
[Abstract]:On August 27, 1959, in Manchester, where Marx and Engels had stopped to think, a minor garment worker gave birth to a baby girl. However, the baby girl had no legal father. Six weeks after breast-feeding, the woman gave up custody of her newborn daughter. As a result, the working-class baby of both parents became the daughter of another working-class couple a few months later. Her parents gave her a new name when she was held into comfortable housing, 200 Aylingtonwater Road, Leicester. The name, which will shine in English and in the world in 25 years. Janet Winterson.
【分類號】:I561.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文鳳;;溫特伯恩對黛西的解讀視角變換[J];飛天;2009年23期
2 ;《蝴蝶夢》續(xù)集─—《德溫待夫人》[J];新聞出版交流;1994年05期
3 ;第十三個故事[J];書城;2008年07期
4 曹萍;;西薩摩亞杰出作家溫特[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4期
5 曹萍;駱守怡;;論溫特的文化觀[J];文學教育(上);2007年10期
6 曹萍;;試論溫特的《榕樹葉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7 付新宇;雛菊幽香——亨利·詹姆斯的《黛西·米勒》賞析[J];社科縱橫;1998年05期
8 達夫妮·杜穆里埃 ,林智玲 ,程德;呂蓓卡[J];譯林;1980年02期
9 季忠民;失去了平衡──詹姆斯與《黛茜·米勒》[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10 ;一夜小宿[J];聰明泉(中學版);2005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楊銘宇;激情與自由[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2 張紫晨 陳佳;今天我們怎么講神話[N];浙江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崇林;溫特森三部小說中無盡的文本與創(chuàng)傷的身體[D];西南大學;2012年
2 康樂;一個多元的后現(xiàn)代主義世界[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
3 吳梅;春蠶破繭變飛蛾[D];南昌大學;2006年
4 王鑫;從《勸導》的人物塑造看簡·奧斯丁晚期創(chuàng)作的特點[D];吉林大學;2009年
5 高群;珍妮特·溫特森小說的后現(xiàn)代敘事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2年
6 劉偉;敘事的權威,性別的顛覆[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7 桑曉林;亨利·詹姆斯早期女性主題小說的倫理批評[D];蘭州大學;2007年
8 裘樂英;論簡·奧斯丁的婚姻觀[D];浙江大學;2004年
9 李穎韞;論《勸導》中對聲音權威的追求[D];浙江大學;2004年
10 趙淑旺;從敘事學視角解讀溫特森小說《守望燈塔》[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091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xchuangz/180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