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家中國當代文學英譯研究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
發(fā)布時間:2021-05-10 17:16
目前在西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幾乎都由漢學家譯介,也基本都是通過海外出版機構(gòu)策劃發(fā)行。對其譯介行為展開系統(tǒng)、深入和持續(xù)的研究在認識"譯出"規(guī)律、構(gòu)建翻譯史研究、推動翻譯文學進入譯入語國別文學體系的進程中意義重大。本文從人物和作品兩方面對中國當代文學英譯中的漢學家譯者研究作一梳理考察,通過對現(xiàn)象的深度調(diào)查分析,指出目前這一研究領域在蓬勃發(fā)展的同時,也存在著結(jié)構(gòu)失衡、維度不足、審美缺席、重"譯"輕"介"等問題。呼吁學界積極拓展研究對象,挖掘譯者多重身份,彰顯自身文學特質(zhì),推進譯作影響研究,以助力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走進去"和"走下去"。
【文章來源】:外語教學. 2020,41(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葛譯眾星捧月,余者門前冷落
3.“譯出”不出文本,“跨界”鮮有問津
4.“暢”譯暢行他鄉(xiāng),“異質(zhì)”亟待加強
5. 后續(xù)推介乏力,長線影響待興
6.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文學譯介傳播模式社會學分析[J]. 汪寶榮. 上海翻譯. 2019(02)
[2]對中國文學翻譯的思考與踐行——美國翻譯家、漢學家羅鵬教授訪談錄[J]. 張倩. 中國翻譯. 2019(02)
[3]當代小說他者譯介與海外接受中的意見領袖[J]. 姜智芹.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1)
[4]評英籍漢學家藍詩玲的“中國書寫”之功與過[J]. 李建利,易春芳.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7(01)
[5]翻譯活動就是要有文化自覺——從趙彥春譯《三字經(jīng)》談起[J]. 朱振武. 外語教學. 2016(05)
[6]國際譯評與中國文學在域外的“活躍存在”[J]. 劉亞猛,朱純深. 中國翻譯. 2015(01)
[7]中國文化外譯的主體當是國外漢學家[J]. 張西平. 中外文化交流. 2014(02)
[8]《浮躁》英譯之后的沉寂——賈平凹小說在英語世界的譯介研究[J]. 吳赟. 小說評論. 2013(03)
[9]“因為魯迅的書還是好賣”:關于魯迅小說的英文翻譯[J]. 寇志明,羅海智. 魯迅研究月刊. 2013(02)
[10]到中國搶作家[J]. 趙芃. 中國企業(yè)家. 2012(24)
本文編號:3179747
【文章來源】:外語教學. 2020,41(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葛譯眾星捧月,余者門前冷落
3.“譯出”不出文本,“跨界”鮮有問津
4.“暢”譯暢行他鄉(xiāng),“異質(zhì)”亟待加強
5. 后續(xù)推介乏力,長線影響待興
6.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文學譯介傳播模式社會學分析[J]. 汪寶榮. 上海翻譯. 2019(02)
[2]對中國文學翻譯的思考與踐行——美國翻譯家、漢學家羅鵬教授訪談錄[J]. 張倩. 中國翻譯. 2019(02)
[3]當代小說他者譯介與海外接受中的意見領袖[J]. 姜智芹.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1)
[4]評英籍漢學家藍詩玲的“中國書寫”之功與過[J]. 李建利,易春芳.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2017(01)
[5]翻譯活動就是要有文化自覺——從趙彥春譯《三字經(jīng)》談起[J]. 朱振武. 外語教學. 2016(05)
[6]國際譯評與中國文學在域外的“活躍存在”[J]. 劉亞猛,朱純深. 中國翻譯. 2015(01)
[7]中國文化外譯的主體當是國外漢學家[J]. 張西平. 中外文化交流. 2014(02)
[8]《浮躁》英譯之后的沉寂——賈平凹小說在英語世界的譯介研究[J]. 吳赟. 小說評論. 2013(03)
[9]“因為魯迅的書還是好賣”:關于魯迅小說的英文翻譯[J]. 寇志明,羅海智. 魯迅研究月刊. 2013(02)
[10]到中國搶作家[J]. 趙芃. 中國企業(yè)家. 2012(24)
本文編號:31797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7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