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文藝評論論文 >

毛姆與略薩筆下的保羅·高更

發(fā)布時間:2021-02-01 14:03
  保羅·高更是法國“后印象派”畫家,他為繪畫而遠走塔西提的人生經歷引起了作家的興趣。1919年,在高更去世后的第十六年,英國作家毛姆出版了小說《月亮和六便士》,以高更為原型塑造了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蘭德。2003年,秘魯-西班牙作家巴爾加斯·略薩在新作《天堂在另外那個街角》中,把高更作為小說主人公之一,寫了他和外祖母兩人的故事。盡管兩部小說都選取了高更的生平經歷為素材,兩個主人公都以高更為原型,但不同作家筆下的人物形象自然存在一些差異。本文立足于此,以文本細讀為主,通過分析兩個人物形象的特點及不同之處,探討形象差異的原因,來觀照兩位作家的思想和個性。毛姆在小說中,對高更的人生經歷進行簡化和改寫,突出的是人物對原有生活和社會的勇敢拋棄,將他的繪畫動機簡單地歸結為欲望的驅使;略薩的小說則將高更的經歷寫得非常詳細、真實。作為結構現實主義大師,略薩主要描寫高更在塔西提的生活,但他把高更之前的經歷穿插其間,使小說用一半的章節(jié)就涵蓋了畫家的一生。而且略薩對高更的繪畫和藝術觀有很深入的了解,他著重表現高更對原始生活的復歸。因此,毛姆筆下的思特里克蘭德非常單純,他可以變得無情自私到底,敢于拋棄一切,是...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兩部小說與保羅·高更
    第一節(jié) 《月亮和六便士》的人物原型
        一、毛姆對高更的興趣
        二、《月亮和六便士》對高更的變異
    第二節(jié) 《天堂在另外那個街角》與高更
        一、略薩對高更的選擇
        二、《天堂在另外那個街角》對高更的理解
第二章 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差異
    第一節(jié) 人物形象的特征
        一、藝術狂人
        二、多面高更
    第二節(jié) 人物塑造之差異
        一、文化邊緣與原始文化核心
        二、殖民心態(tài)與反殖民傾向
        四、人物扁平化與立體化
第三章 形象不同的原因
    第一節(jié) 作者所處的時代與社會不同
        一、新舊之交的英國
        二、多元動蕩的秘魯
    第二節(jié) 作者的經歷與思想不同
        一、孤獨的紳士
        二、自由的戰(zhàn)士
    第三節(jié) 作者不同的創(chuàng)作個性
        一、毛姆小說的故事性
        二、略薩小說的立體結構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當代拉丁美洲小說發(fā)展趨勢與嬗變——從“文學爆炸”到“爆炸后文學”[J]. 鄭書九.  外國文學. 2012(03)
[2]小說? 音樂? 繪畫?——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小說的藝術氣質[J]. 林瑩,習穎娣,彭娟.  名作欣賞. 2011(33)
[3]多元化的拉美文學與拉美文化[J]. 李德恩.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5)
[4]虛構與現實——略薩小說詩學探析[J]. 李冠華,何妍.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1(07)
[5]歷史理性、生命本能與理想追求——讀略薩《天堂在另外那個街角》[J]. 宋偉杰.  山東文學. 2011(04)
[6]從思特里克蘭德看人類對命運和歸宿的追尋[J]. 楊眉.  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 2011(02)
[7]巴爾加斯·略薩作品的藝術世界[J]. 趙德明.  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2011(01)
[8]自由知識分子巴爾加斯·略薩[J]. 陳眾議.  外國文學動態(tài). 2010(06)
[9]游移的他者:毛姆小說中的文化邊緣人[J]. 胡妮,許麗芹.  寧夏社會科學. 2010(06)
[10]“權威批評話語”在毛姆研究中的尷尬[J]. 龐榮華.  世界文學評論. 2010(01)

博士論文
[1]從毛姆的小說創(chuàng)作看畫家高更對其的影響[D]. 梁晴.暨南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論《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的厭女情結[D]. 張雪芹.河北師范大學 2011
[2]傳統與現代糾結的困惑[D]. 鄭坤.江南大學 2011
[3]追逐月亮之路[D]. 李楠.曲阜師范大學 2011
[4]論毛姆小說主旨與叔本華思想的契合[D]. 劉琦.中南大學 2010
[5]論毛姆的自由觀[D]. 呂瑩瑩.遼寧師范大學 2010
[6]逃離與追尋[D]. 何黎黎.重慶師范大學 2010
[7]毛姆小說中的人生悖論和精神救贖[D]. 吳亮.華中師范大學 2007
[8]論毛姆小說中的故事情結[D]. 李波.上海師范大學 2005
[9]論毛姆小說的現代主義特征[D]. 胡全新.湘潭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01289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1289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4ea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