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義情結的異變—波特羅創(chuàng)作中的藝術夸張
本文選題:波特羅 切入點:藝術夸張 出處:《中國美術學院》2013年碩士論文
【摘要】:在當代跨專業(yè)、跨文化背景下,新的繪畫語言形式層出不窮,審美標準也日趨多樣化。藝術家們在竭力探尋獨特的表達方式與趣味形式。波特羅在理解和吸收古典主義藝術形式和技藝的同時,從古代大師作品的變體開始,探索出一種以傳統(tǒng)方法為基礎的細膩、光滑的繪畫風格。在沿襲和繼承古典主義技法的同時,用異變的方式實現(xiàn)了古典主義趣味的延續(xù)。其突出特點是以過度肥胖的形象,來強調體積,追求視覺的極度飽滿。之后波特羅成功的把這一風格特點從繪畫中移植到了雕塑作品里。別具一格的藝術夸張方式,創(chuàng)造出了“波特羅式”的藝術形式。 本文通過對波特羅生平古典主義情結的探究,對波特羅藝術作品的主題、藝術特點、美學價值等方面的剖析,,結合中外同類題材的藝術家作品進行比較。強調藝術夸張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突出表現(xiàn)力,從而為我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提供啟示與借鑒。
[Abstract]:In the contemporary cross-professional, cross-cultural background, new painting language forms emerge in endlessly, aesthetic standard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Artists are trying to find unique expressions and interesting forms.While understanding and absorbing the art forms and techniques of classicism, Potro began to explore a delicate and smooth painting style based on traditional methods from the variation of the works of ancient masters.At the same time of inheriting and inheriting the classicism technique, it realize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classicism taste by the way of different changes.Its prominent feature is the image of excessive obesity, to emphasize volume, the pursuit of visual extreme fullness.Then Poetrow successfully transplanted this style from the painting to the sculpture.Unique artistic exaggeration has created the art form of Potro style.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lassical complex of Potro's lif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me,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value of Potro's works of art, and compares the works of artists of the same kind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Emphasis on artistic exaggeration in artistic creation, thus providing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our artistic creation practice.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美術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建將;;根藝制作中的夸張手法[J];中國花卉盆景;1988年03期
2 李加義;;妙筆生花 構想非凡──歐·亨利小說的寫作手法解讀[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金道行;論藝術夸張[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02期
4 朱彤;夸張——藝術創(chuàng)作的基本法則[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3期
5 朱亞南;;專家評曲藝——藝術之新來自生活之新[J];軍營文化天地;2009年01期
6 樊發(fā)稼;童話的藝術夸張[J];少年月刊;2004年18期
7 于世福;;淺談詩詞的夸飾藝術[J];金秋;2010年20期
8 石峰;徐亞琴;;淺談陶瓷繪畫藝術離不開夸張[J];陶瓷研究;2011年01期
9 高蹈;文辭所被 夸飾恒存——談古典詩文里的夸張[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10 王伏生;;壯辭奇語詩更真——談夸張在詩歌中的運用[J];中文自修;1995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狄生;;試論新聞攝影中的藝術夸張[A];1983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83年
2 鄭根成;;波特模式的實踐啟示與反思——行為倫理決定模式中道德推理的理論與實踐分析[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楊克瑞;;教育思想的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羅娛;;從終止式看不同時期和聲語言的特征[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朱富強;;分工和交易相結合的企業(yè)解釋——古典主義和新制度主義的一個比較[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先敏;王燕;;以波特-勞勒模式構建研究型中醫(yī)院激勵體系[A];2011第三屆全國醫(yī)學科研管理論壇暨江蘇省醫(yī)學科研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孫文清;;虛假廣告信息的甄別[A];維護廣告市場秩序之我見征文活動獲獎論文選編[C];2002年
8 俞兆平;;西方文藝思潮的本土化進程[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王進;;“T——X——D——T”模式與重構之考[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10 李慶本;;王國維與古典美學的現(xiàn)代轉型[A];儒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曉東;文藝作品莫拿農民開涮[N];人民日報;2006年
2 許增午;調七情防百病[N];中國消費者報;2001年
3 柯巖;《青春與夢想》序[N];文藝報;2006年
4 鄧偉志;奧運搭起一個“地球村”[N];友報;2008年
5 姜鋒 趙王翟;為基層辦事也要“提速”[N];解放軍報;2006年
6 記者 顧海燕;美國威廉波特市代表團來泰訪問[N];泰州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程瑋堅;借“哈利·波特”打開內銷之門[N];東莞日報;2010年
8 記者 蘇婭;對話比爾·波特——修行,從自己的心開始[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9 編譯 如今;《哈里·波特》完結主創(chuàng)人員各奔東西[N];中國電影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李鶴琳 編譯;“更多波特”網站探索創(chuàng)意營銷[N];中國文化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春超;再生與流變[D];河南大學;2003年
2 潘水萍;古典主義在中國[D];暨南大學;2011年
3 黃紅春;新月派文學觀念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湯奇云;中國現(xiàn)代浪漫主義文藝思潮史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林朝霞;現(xiàn)代性與中國啟蒙主義文學思潮[D];廈門大學;2007年
6 巫o
本文編號:16899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ll/168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