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審美文化視閾中的花鼓燈藝術
本文關鍵詞:道家審美文化視閾中的花鼓燈藝術
【摘要】:花鼓燈承續(xù)道家生命哲學的樂生觀念,藝術的道性特征非常鮮明,是較為充分地凸顯道家審美文化的漢民族民間藝術的典型。將花鼓燈藝術置于道家審美文化的視閥中進行研究既是探索花鼓燈藝術特征、文化特質(zhì)的一把鑰匙,也是我們深刻認識道家文化對消解當今"人類中心主義"主客體二元對立窘境所起積極作用的重要向度。
【作者單位】: 蚌埠學院;
【關鍵詞】: 花鼓燈 道家審美文化 道性特征 樂生觀念
【基金】:安徽省教育廳2009年人文社會科學課題《花鼓燈藝術文化特質(zhì)研究》(2009sk424)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722.2
【正文快照】: 在中國審美文化中,道家審美文化占據(jù)極其重要的地位。袁鼎生認為,中國古代天態(tài)審美場呈現(xiàn)明顯的道化、道性特征;[1]122-126近代人態(tài)審美場也脫胎于天化與道化之“心”,主體本體化有濃郁的率真色彩;[1]294而當代及未來的生態(tài)審美場,更是提倡生命美學、追求自然風尚[。1]377顯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霞;論楚淮文化對道家生命觀形成的影響[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2 汪國風;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特質(zhì)——創(chuàng)生與融合的文明[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冉兆楠;;農(nóng)村在職在崗中醫(yī)人員培訓的教學方法初探[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9年04期
2 吳宏;徐斌艷;;基于有效教學理論的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何廣兵;;《化工原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成才之路;2009年04期
4 劉杜芳;;論音樂教學中的提問策略[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覃志航;;對美學范式與社會發(fā)展方式的認識[J];當代經(jīng)濟;2008年04期
6 邱微;張捷;;課堂教學師生言語行為的實證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2006年05期
7 王傳安;賀文娟;趙曉萌;;C語言有效教學方法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年18期
8 陳榮榮;;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年05期
9 全芙君;;化學課堂上有效教學的提問策略[J];化學教育;2007年02期
10 倪祖華;;淺談科學方法在新教材中的滲透[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馮建農(nóng);;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化學課堂教學整合的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2 寧本濤;方琴;;有效課堂教學的時間配置策略探析[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慶順;坡地建筑生態(tài)文化設計創(chuàng)意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2 趙品勇;基于本體理論的網(wǎng)絡教學適應性及其優(yōu)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3 樊淑敏;審美視閾中的土地崇拜文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4 呂春枝;中國近代教學方法史論[D];河北大學;2008年
5 黃偉;對話語域下的課堂提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6 王姣姣;實踐與反思: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熊華軍;意義生成:當代大學教學價值的新取向[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高忠明;中學初任物理教師專業(yè)成長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9 袁麗;中學物理課程中數(shù)學知識的支持性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劉雁;中國古代設計藝術中的“動感”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勤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提問有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黃媛;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3 蔡麗珍;高中新課程物理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馬樂誠;大學有效教學影響因素的研究[D];汕頭大學;2009年
5 莊葳;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創(chuàng)作的藝術化技術理念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余貴紅;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運用與思考[D];蘇州大學;2009年
7 呂小玲;高中作文教學中教師理論指導的有效性探究[D];蘇州大學;2009年
8 王亞;初中生物理學習風格及其與學業(yè)成就的相關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9年
9 李朝平;大學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山西大學;2009年
10 徐真;在普高選修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烏東峰;中華文明起源問題研究有新拓展[J];求索;2003年02期
2 汪國風;西方文明的起源與特質(zhì)[J];西安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3 嚴文明;中國文明起源的探索[J];中原文物;1996年01期
,本文編號:7379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73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