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男女社交舞蹈“哽阿施”──論以舞擇婿的功能
本文選題:蘆笙舞 + 舞蹈 ; 參考:《舞蹈》1995年05期
【摘要】:苗族男女社交舞蹈“哽阿施”──論以舞擇婿的功能黃澤桂現(xiàn)代社會的男女婚戀,早巳告別了“以武招親”“以武會友”的時代,而貴州黔西北地區(qū)的苗族還保留著與之相類似的“以舞擇婿”“以舞招親”的傳統(tǒng)方式。舞蹈的表現(xiàn)是姑娘們選擇對象的重要標準,,這種評判標準頗有地域...
[Abstract]:The Miao nationality men and women's social dance "choking up"-on the function of selecting son-in-law by dance-Huang Zegui's marriage and love of men and women in modern society have long since bid farewell to the era of "using force to recruit relatives" and "using martial arts as friends." The Miao nationality in nor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still retains the traditional way of "selecting son-in-law by dancing" and "recruiting relatives by d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dance i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for girls to choose objects.
【分類號】:J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澤桂;苗族男女社交舞蹈“哽阿施”──論以舞擇婿的功能[J];舞蹈;1995年05期
2 黃正彪;吹響木葉不請媒[J];樂器;1996年04期
3 黃正彪;獨具特色的苗族樂器[J];音樂天地;1996年06期
4 陳艷霞;千言萬語難訴笙歌情──融水苗族“十三坡”蘆笙節(jié)綜述[J];藝術(shù)探索;1998年S1期
5 王承祖;笙鼓傳人(一)(苗族音樂史史料之一)[J];貴州文史叢刊;1998年04期
6 龍慶鳳;苗族舞蹈的審美藝術(shù)特色[J];湖南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7 姜希欽;獨具特色的苗族舞蹈[J];西南民兵雜志;1999年05期
8 吳霜;廣西融水苗族之情歌文化[J];藝術(shù)探索;2002年S2期
9 楊方剛;對貴州民間蘆笙的逆向性考察──為民族音樂史的編纂提供參考[J];藝術(shù)探索;1997年S1期
10 阿土;;苗族木鼓舞[J];貴州民族研究;2009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楊昌國;;工具·藝術(shù):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2 楊全忠;楊忠信;;淺談威寧苗族蘆笙舞蹈[A];苗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3 袁玉珍;;緊緊抓住民族民間文化精髓不放——兼談舞蹈《苗女嬉炊》的編創(chuàng)意圖[A];荊楚文化與民俗論叢——1997—2001湖北省群眾文化獲獎論文匯編[C];2001年
4 謝迪;;畢節(jié)地區(qū)民間舞蹈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A];2005年烏蒙論壇論文集(二)[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盛德 李端;“笙”、“鼓”相伴的舞蹈[N];中國民族報;2004年
2 ;鼓 舞[N];江西日報;2009年
3 顏佳;苗歌與花垣苗家文化[N];團結(jié)報;2008年
4 王征;《五姑娘》進京首演莫凡:音樂劇民族化嘗試[N];音樂周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倪曉英;悠悠一曲《五姑娘》[N];蘇州日報;2005年
6 特派記者 朱國芳;苗族踩鼓舞將向世界展示多彩貴州[N];貴州日報;2008年
7 李寅;安順有支苗族表演隊[N];中國民族報;2004年
8 陳剛;原創(chuàng)音樂劇《五姑娘》標新立異[N];光明日報;2005年
9 記者 劉玉琴;音樂劇 《五姑娘》展現(xiàn)江南風情[N];人民日報;2005年
10 泉溪;苗鼓[N];團結(jié)報;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胡遠慧;湘西保靖縣苗族、土家族民歌族性特征調(diào)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s
本文編號:19820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98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