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樂舞異彩紛呈──賀中央民族歌舞團建團45周年演出成功
本文選題:民族歌舞 切入點:民族舞蹈 出處:《舞蹈》1998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民族樂舞異彩紛呈—賀中央民族歌舞團建團45周年演出成功若松美黃(日世界舞蹈聯(lián)盟亞太分會主席)金秋譯中央民族歌舞團為紀念建團45周年,在民族文化宮進行了情緒高漲的演出。演出非常成功。謹此,,簡略談談我個人拙見。其一,與歌星相比,舞星太少就在楊麗萍出現(xiàn)在舞...
[Abstract]:The Central National Song and Dance Troupe celebrated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entral National Song and Dance Troupe to commemorate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entral National Song and Dance Troupe. It was a very successful performance at the Cultural Palace for Nationalities. I would like to say a few words about my personal opinion. One is that there are too few dancers in Yang Liping's dance.
【作者單位】: 日世界舞蹈聯(lián)盟亞太分會
【分類號】:J722.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英國全民舞蹈活動升級[J];舞蹈;2010年04期
2 袁禾;;“音樂是舞蹈的靈魂”不可再泛濫[J];舞蹈;2010年11期
3 卿青;;環(huán)球舞訊[J];舞蹈;2010年08期
4 王佳;;簡論傳統(tǒng)民族歌舞當代轉型的機制及意義[J];思想戰(zhàn)線;2011年04期
5 慕羽;;圖文快遞[J];舞蹈;2010年03期
6 卿青;;環(huán)球舞訊[J];舞蹈;2010年05期
7 葛玲麗;;淺談海陽秧歌的特點[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1年06期
8 唐麗香;;談對侗族歌舞“多耶”的認識[J];華章;2011年14期
9 卿青;;環(huán)球舞訊[J];舞蹈;2010年11期
10 周秋葉;;當代舞蹈產(chǎn)業(yè)發(fā)展之我見[J];大舞臺;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穆蘭;;校園舞蹈——一股強勁的舞風[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2 楊昌國;;工具·藝術: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3 陳夢影;;邁向21世紀的舞蹈教育[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4 楊全忠;楊忠信;;淺談威寧苗族蘆笙舞蹈[A];苗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5 袁玉珍;;緊緊抓住民族民間文化精髓不放——兼談舞蹈《苗女嬉炊》的編創(chuàng)意圖[A];荊楚文化與民俗論叢——1997—2001湖北省群眾文化獲獎論文匯編[C];2001年
6 羅春蕙;;對改制后幼兒師范舞蹈教育教學的思考[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7 周瀅;;舞蹈伴奏之我見[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8 朱立新;;試論舞蹈教學中音樂的特殊作用[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9 王構;;“天魔”舞的傳播及淵源[A];蒙古史研究(第八輯)[C];2005年
10 周曉燕;;青銅時代——樂舞的神化與人文啟蒙[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陳丹赤;舞出特色 賽出水平[N];貴州民族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周曉蘭 鄭和玲;民族歌舞藝術的歌者[N];甘孜日報(漢文);2008年
3 崔成泉;《天女》:民族歌舞藝術創(chuàng)新的又一范本[N];中國文化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馬智;民族歌舞的升華[N];中國民族報;2001年
5 專欄記者:田延輝 本期策劃:王保純 夏桂廉;民族歌舞《云南映象》的啟示[N];光明日報;2004年
6 記者 胡鍵 實習生 麥尚文 通訊員 林旭嘉 林鈴;齊聚文化盛宴共賞民族歌舞[N];南方日報;2004年
7 尹建平;舞蹈要尋找市場[N];中國文化報;2001年
8 王魯寧;舞蹈與時代精神[N];人民日報;2005年
9 記者 陳耀;州級行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民族歌舞培訓開班[N];大理日報(漢);2008年
10 記者 連軍 通訊員 趙進 業(yè)飛;祁連民族歌舞走向全國舞臺[N];青海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佳;傳統(tǒng)民族歌舞的現(xiàn)代走向[D];云南大學;2011年
2 馮雙白;青海藏傳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間祭禮舞蹈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3 樸永光;四川涼山彝族傳統(tǒng)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4 袁禾;論中國宮廷舞蹈[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0年
5 史紅;新時期舞蹈審美創(chuàng)造芻議[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6 張曉東;試論身體與運動的藝術關系[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7 李廷海;社會文化變遷與中國民族舞蹈藝術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繼芳;古代華南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與社會生活[D];暨南大學;2002年
2 孫倩;中國古代舞蹈藝術發(fā)展史中的重要階段——漢魏六朝時期樂舞探微[D];鄭州大學;2004年
3 李睿;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作品中的意大利風格[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李小兵;永新盾牌舞音樂文化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5 劉佳家;坳瑤傳統(tǒng)黃泥鼓舞蹈文化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7年
6 王玲;大學音樂教育資源的社會服務功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強妮娜;英國音樂劇《貓》的分析與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8 于漪;伴餐歌舞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9 于曉晶;泰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教學[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葉婭丹;中國秧歌的社會功能研究與地方健身秧歌的創(chuàng)作構想[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4037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64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