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藝術的“抽象”與“移情”——兼及其他幾對關于舞蹈藝術與審美的二元對立范疇
本文關鍵詞: 抽象 移情 藝術 舞蹈藝術 藝與道 再現(xiàn)與表現(xiàn) 內容與形式 寫實與寫意 出處:《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從德國藝術理論家W·沃林格在《抽象與移情》中提出的“移情”和“抽象”這一對藝術理論范疇出發(fā),論述了舞蹈藝術中的“移情”與“抽象”。并進而論述了舞蹈藝術與審美理論中其他一些與“移情”和“抽象”相應的二元對立范疇:藝與道、再現(xiàn)與表現(xiàn)、內容與形式、原型與類型、主體與客體、“醉”與“醒”、錯彩鏤金之美與芙蓉出水之美、寫實與寫意等。作者認為這些二元對立范疇都具有相當開闊的理論研究空間。
[Abstract]:This paper sets out from the category of "empathy" and "abstraction" proposed by German art theorist W. Wallinger in "Abstract and empath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mpathy" and "abstraction" in dance art, and then discusses some other binary opposite categories in dance art and aesthetic theory corresponding to "empathy" and "abstraction": art and Tao, reproduction and expression. Content and form, archetype and type, subject and object, "drunk" and "wake up", beauty of staggered hollowed-out gold and beauty of hibiscus effluent. Realistic and freehand brushwork.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分類號】:J701
【正文快照】: 一、“抽象”與“移情”的二元對立(一)問題的提出著名法國文論家羅蘭·巴特曾談到過他對“二元對立”的熱情,他說,“就像一個魔術師的魔杖一樣,概念,尤其當它是成雙成對的時候,就建立了寫作的可能性!1“抽象”與“移情”,也許正是這樣一對二元對立的范疇。這一對范疇原來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童強;;空間與藝術的空間性[J];藝苑;2006年01期
2 程小牧;自律與形式:看待現(xiàn)代主義的一種角度[J];江海學刊;2002年01期
3 程承運;數(shù)學建模的藝術和對美的追求[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4 楊志疆;抽象派藝術與現(xiàn)代建筑的形態(tài)構成[J];華中建筑;2005年01期
5 王擁軍;科技革命和藝術創(chuàng)新[J];麗水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張都愛;;純粹的藝術與純粹的美學——康定斯基美學思想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關紅;現(xiàn)代設計中的構成觀念[J];岳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靜;獨特的空間塞尚繪畫語言再認識[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封毓昌;;實在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J];教學與研究;1982年01期
2 陳進;;陶瓷抽象紋樣與工藝·生活[J];裝飾;1985年02期
3 楊梓;;抽象的墻[J];朔方;1989年05期
4 南杰;;抽象盆景何處有?——向陳象川同志請教[J];中國花卉盆景;1989年03期
5 張雙喜;試論中介思維及其展現(xiàn)機制和功能[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1期
6 林旭東;;如何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7 王國安;有-ly的副詞和無-ly的副詞的比較[J];婁底師專學報;1992年01期
8 傅小平;;論概念的普遍性不是抽象的共同點[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3期
9 袁仁標;重復與抽象:一種背景——三部長篇小說閱讀對照[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10 陳桂香;傅世林;;中國油畫發(fā)展簡論[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軒治峰;;具象-抽象-具象:翻譯的一個心理路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泳濤;面向對象的有限元程序設計方法[D];四川大學;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文中;心靈的徹悟[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2 武秋霞;對海德格爾“座架”說的超越[D];山西大學;2005年
3 陳書蔚;論高迪的自然主義[D];浙江大學;2006年
4 曾泛煜;漫步山水間[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晏娜;視覺思維的形成以及在現(xiàn)代美術課中的開發(fā)和應用[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相森;從古典到現(xiàn)代[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唐中勇;基于層次化激勵學習的自動任務分解[D];長沙理工大學;2006年
8 裘鳳;試析現(xiàn)代繪畫構圖平面化特征[D];安徽師范大學;2006年
9 張蓓;景觀設計中的“象”[D];東南大學;2006年
10 劉曉會;LTS中的弱不變量與限制乘積[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6297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46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