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節(jié)與舞蹈:苗族傳統(tǒng)社會的儀式與藝術
本文關鍵詞: 舞蹈 季節(jié)儀式 生命 出處:《貴州民族研究》2015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作為不斷遷徙的山地稻作民族,苗族的生命觀與季節(jié)儀式、舞蹈緊密相連,舞蹈不僅嵌入在儀式之中,而且嵌入在整個社會之中。苗族社會強調(diào)"平衡性"與"合作性",血緣家族、親屬網(wǎng)絡與聚落社會團結在一起。苗族不僅強調(diào)此在的集體意義,而且構建了靈魂世界的社會集體性。苗族舞蹈所構建的季節(jié)儀式是社會生產(chǎn)的組成部分。通過舞蹈,重建了文化空間和社會秩序,以及苗族社會的人際關系。
[Abstract]:As a constantly migrating mountain rice nation, the Miao people's view of life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seasonal ritual and dance is not only embedded in the ritual. And embedded in the whole society. Miao society emphasizes "balance" and "cooperation", blood family, kinship network and settlement society United together. Miao not only emphasizes the collective significance of this presence. Moreover, the social collectivity of the soul world is constructed. The seasonal ritual constructed by the Miao dance is a part of the social production. Through the dance, the cultural space and social order are rebuilt, as well a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f the Miao community.
【作者單位】: 貴州大學;
【基金】:貴州大學文科重點學科及特色學科重大科研項目“貴州苗族舞蹈藝術研究”(合同編號GDZT2010013號)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722.22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作為山地民族的苗族,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套獨立的歷法系統(tǒng)。苗族的“季節(jié)”將時間的體驗與族群認同緊密結合,在族群內(nèi)部進行“分日子”,即族群內(nèi)部不同的村寨分享不同的“過節(jié)”日期,將“季節(jié)”分批度過。一年將自然季節(jié)分為“熱季”和“冷季”,人的生命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路曉軍;中西方傳統(tǒng)文化生命觀論略[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 譚保斌;;用以人為本理念觀照生命——兼談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生命觀[J];河池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譚保斌;;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生命觀及現(xiàn)代啟示[J];廣州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4 彌華;;宗教中的生命觀和死亡意識——從《人論·神話與宗教》談起[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年04期
5 邢新力;生命定義芻議[J];東岳論叢;1983年04期
6 張煒;;興自風流 造幽儒雅——關于情韻并美的傳統(tǒng)文學生命觀[J];文教資料;2007年14期
7 劉綿綿;唐文玲;郭俊枝;;阮籍、嵇康的生命觀對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啟示[J];時代人物;2008年04期
8 張莉;侯亮;許誠;;四元生命觀[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08年02期
9 蘆雷;;中西方生命觀的歷史回溯——生命教育的理論基礎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10 李生龍;;生命:老、莊哲學的一種內(nèi)涵[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誠國;;瞿秋白的生命觀[A];瞿秋白研究新探——紀念瞿秋白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論文集[C];1999年
2 汪誠國;;瞿秋白的生命觀[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3 段潔瓊;;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溯源和體系構建[A];第四屆中國科學院博士后學術年會暨工業(yè)經(jīng)濟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4 曹利群;任俊;;瞿秋白的生命觀及其對當代生命觀教育的啟迪[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六輯)[C];2012年
5 和金權;;形、魂、氣的三元融合——試論納西族傳統(tǒng)“氣”思想視域中的生命觀[A];中華民族復興與民族哲學發(fā)展研究——2013年中國少數(shù)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年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60周年校慶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3年
6 章文春;;再論形氣神三位一體的生命觀與氣功修煉[A];中國醫(yī)學氣功學會第四屆理事會2010年年會暨醫(yī)學氣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任建坤;王斌;鮑曉雷;;形氣神三位一體生命觀在捧氣貫頂法中的運用[A];中國醫(yī)學氣功學會第四屆理事會2010年年會暨醫(yī)學氣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霞;;生命本位與自然關懷——道家生命觀的基本特征及其現(xiàn)代價值[A];中國哲學史學會2004年年會暨中國傳統(tǒng)哲學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章益國;;對“通識”的三種誤解[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10 劉麗;;彝族“老虎笙”的文化流變[A];民族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研究論叢(第二輯)[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唐卉;鈴木貞美:多重危機下的21世紀生命觀[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2 王志紅 云南中醫(yī)學院;怒族生命觀的醫(yī)學解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蘇州科技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 宮向陽;用生命觀教育呵護大學生成長[N];光明日報;2012年
4 記者 申鵬 通訊員 楊鑫;教育終極價值是實現(xiàn)幸福[N];昆明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閆靜;要樹立正確的生命觀[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10年
6 丁是釘;奪命工廠頻現(xiàn)的本質(zhì)是價值觀異化[N];中國企業(yè)報;2014年
7 黃保才;不該忽視對孩子的生命觀教育[N];臺州日報;2011年
8 省委高校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 羅崇敏;實施“三生教育” 構建現(xiàn)代教育價值體系[N];云南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任維東;“三生教育”重和諧[N];光明日報;2009年
10 王莉 本報記者 楊靜;素質(zhì)教育的理性探索[N];江西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穆圣華;當代大學生生命觀教育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雪英;大學生生命觀教育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3 鄒時超;我國大學生生命觀調(diào)查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4 江曉萍;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昌大學;2005年
5 張娜;生命教育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6 潘美姬;當代大學生生命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7 劉怡;高中生命教育中深化學生生命觀培養(yǎng)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崔閩;大學生生命觀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9 李丹;當前大學生生命觀教育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2年
10 楊結秀;孔子的生命觀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啟示[D];廣西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4443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44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