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舞蹈年終盤點
本文關鍵詞:2013年中國舞蹈年終盤點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舞蹈 舞蹈學院 國家大劇院 古典舞 現代舞 芭蕾舞團 舞蹈作品 民族民間舞 天鵝湖 芭蕾舞劇院
【摘要】:正2013年,中國內地的舞蹈界可謂風風火火、成績斐然!一方面,體制與機制的改革給各級舞團帶來了危機與挑戰(zhàn),但卻有兩個體制規(guī)模不同的新興舞團脫穎而出,兩個資金來源不同的國際合作項目隆重登場,從而促使我們重新意識到,舞蹈這個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行當,只屬于那些不跳舞毋寧死的人;中央的"八條規(guī)定"以空前的力度迅速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分類號】:J709.2
【正文快照】: 2013年,中國內地的舞蹈界可謂風風火火、成績斐然!一方面,體制與機制的改革給各級舞團帶來了危機與挑戰(zhàn),但卻有兩個體制規(guī)模不同的新興舞團脫穎而出,兩個資金來源不同的國際合作項目隆重登場,從而促使我們重新意識到,舞蹈這個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行當,只屬于那些不跳舞毋寧死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駱璋;銘刻在中國舞蹈史上的記憶——寫在北京舞蹈學院成立五十周年[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蘇婭;;中國舞蹈大師吳曉邦——吳曉邦先生逝世十五周年紀念[J];舞蹈;2010年08期
3 ;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現代舞大賽評委賽場點評[J];舞蹈;2010年10期
4 歐建平;;2009:舞蹈演出年終盤點[J];藝術評論;2010年02期
5 黃德龍;;論現代舞和古典舞的形態(tài)關系[J];懷化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6 夢子;;東西南北[J];舞蹈;2010年02期
7 柏邦妮;;神的孩子都跳舞——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團長王媛媛[J];舞蹈;2010年11期
8 楚辛;葉進;;“荷花獎”中的新舞蹈 當代舞和現代舞[J];舞蹈;2010年09期
9 丁旭東;;希望“桃李杯”和舞蹈教育一起成長——訪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白淑湘[J];藝術教育;2006年10期
10 黃禮孩;;劉琦:舞蹈人生的精彩[J];廣東藝術;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禾;;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語境下的中國舞蹈[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全球化背景下藝術的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藝術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趙星;羅冬梅;高云;;芭蕾舞基本動作Grand rond de jambé 90°的生物力學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吳良鏞;;國家大劇院建筑方案審查論證會上的發(fā)言[A];我國大型建筑工程設計發(fā)展方向——論述與建議[C];2005年
4 ;國內外關于國家大劇院的評論摘編[A];我國大型建筑工程設計發(fā)展方向——論述與建議[C];2005年
5 劉小石;;錯誤的設計思想 沉重的代價——評保羅·安德魯的國家大劇院設計[A];我國大型建筑工程設計發(fā)展方向——論述與建議[C];2005年
6 李暢;;對國家大劇院法國方案的意見[A];我國大型建筑工程設計發(fā)展方向——論述與建議[C];2005年
7 伍小平;高振鋒;;國家大劇院鋼殼體卸載分析[A];第十一屆空間結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吳良鏞;周干峙;;建議重新審議國家大劇院建設問題[A];我國大型建筑工程設計發(fā)展方向——論述與建議[C];2005年
9 孫敏生;馬曉均;李永振;王旭;;國家大劇院暖通空調方案及節(jié)能措施[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4年學術文集[C];2004年
10 陳力;;國家大劇院殼體鋼結構工程回顧與思考[A];第四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中國舞蹈家協會2006年大事記[N];中國藝術報;2007年
2 陳哲;廣東現代舞周:中國舞蹈新勢力[N];中國藝術報;2011年
3 劉云;中國舞蹈起舞春城[N];華夏時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吳月輝;清荷隨風去 香氣駐人間[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5 記者 閔捷;生命將逝,,仍渴望當“自由的小鳥”[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6 解tB;王亞彬:用舞蹈書寫成長[N];中國藝術報;2006年
7 賈作光;懷念您,舞蹈大師戴愛蓮先生[N];中國藝術報;2006年
8 高峰;第六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校園舞蹈大賽落幕[N];中國藝術報;2008年
9 李智勇;黃金周,他們的舞蹈周?[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10 早報記者 安婧;大制作是矯情 得獎靠真誠[N];東方早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慕羽;改革開放后中國(內地)舞蹈創(chuàng)作與政治文化之關系,1979~2006[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2 鄒之瑞;新中國芭蕾舞史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3 王彬;蘇聯芭蕾編導與教學歷史經驗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4 許薇;舞劇敘事性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5 江東;中國古典舞發(fā)展歷程之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6 史紅;新時期舞蹈審美創(chuàng)造芻議[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7 羅斌;假面陰陽—安徽貴池儺舞的田野考察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8 段妃;新中國第一代舞蹈表演藝術家個案研究及對舞蹈表演訓練的探索[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9 劉統(tǒng)霞;被表述的民俗藝術[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10 黃昕;道布勒與美國高等舞蹈教育的發(fā)生之本質與關系探討[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亮亮;擬人化手法對舞蹈作品創(chuàng)作的啟示[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2 彭丹菲;中國舞蹈等級考試評估標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3 衛(wèi)艷蕾;肖蘇華舞劇創(chuàng)作理念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4 楊阿紅;探析中國“新舞蹈”的發(fā)展動態(tài)[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張碧娜;何塞·利蒙舞蹈觀和舞蹈作品藝術特征的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3年
6 游嘉穎;高等舞蹈教育的調查與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7 王輝;從郭明達的藝術歷程看他對中國舞蹈的貢獻[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8 高志毅;高等院校舞蹈教學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葛月華;我國民族民間舞現代發(fā)展的融合性趨勢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年
10 張惟;林懷民意象類舞蹈作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980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19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