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樂舞兩大類型的特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3 04:07
本文關鍵詞:清代樂舞兩大類型的特點研究
【摘要】: 本文以清代宮廷樂舞與民間歌舞的特點分析為立足點,通過其各自的特點和相互關系的探討進一步認識清代樂舞的基本特征,并借此考察了清代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對樂舞發(fā)展的影響。論文首先考察了清代宮廷樂舞的發(fā)展歷程,分析了其在發(fā)展中體現(xiàn)出的階段性的特點,并采取分類分析的方法,分別考察了雅樂樂舞和宴樂樂舞的藝術特點。接著,論文提出了清代民間歌舞的三個特點,即紛繁復雜的類型、走向戲曲的發(fā)展和民族歌舞的繁盛,并分別對之展開了詳細的討論。最后,論文討論了清代宮廷樂舞與民間歌舞的相互關系特點:在比較了二者在表演的裝飾性、規(guī)范性、內容性、及所受待遇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區(qū)別之后,分析了存在這些差異的一般性原因和特殊性原因;在描述了二者相互交融的表現(xiàn)之后,分析了產(chǎn)生該狀況的歷史原因和文化原因;通過二者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交融的關系分析,探討了禮樂文化傳統(tǒng)和清代特殊的歷史條件對歌舞藝術發(fā)展的影響。 論文主要使用了歷史學和音樂學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通過對清代宮廷樂舞與民間歌舞這兩大類型的特點及相互關系的分析,對清代樂舞藝術的基本特征、發(fā)展及其相關的歷史文化層面背景進行一個綜合的描述。
【關鍵詞】:清代 宮廷樂舞 民間歌舞 關系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J722.2
【目錄】: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導論7-10
- 一、關于選題7-8
- 二、研究現(xiàn)狀8
- 三、論文框架8-10
- 1 清代宮廷樂舞的特點10-22
- 1.1 清代宮廷樂舞的發(fā)展特點10-15
- 1.1.1 草創(chuàng)階段10-12
- 1.1.2 完善發(fā)展階段12-15
- 1.1.3 停滯消亡階段15
- 1.2 清代宮廷樂舞的藝術特點15-22
- 1.2.1 高古謹嚴的雅樂樂舞15-17
- 1.2.2 異彩紛呈的宴樂樂舞17-22
- 2 清代民間歌舞的特點22-36
- 2.1 紛繁復雜的類型22-26
- 2.1.1 類型的交叉22-24
- 2.1.2 流變的交叉24-26
- 2.2 走向戲曲的發(fā)展26-29
- 2.2.1 戲曲化發(fā)展對民間歌舞特點的影響26-27
- 2.2.2 若干民間歌舞走向戲曲的途徑27-29
- 2.3 民族歌舞的繁盛29-36
- 2.3.1 種類繁多的民族歌舞29-31
- 2.3.2 若干重要的民族歌舞31-36
- 3 清代宮廷樂舞與民間歌舞關系的特點36-56
- 3.1 清代宮廷樂舞與民間歌舞相互區(qū)別的特點36-49
- 3.1.1 相互區(qū)別的表現(xiàn)36-42
- 3.1.2 相互區(qū)別的原因42-49
- 3.2 清代宮廷樂舞與民間歌舞相互交融的特點49-56
- 3.2.1 相互交融的表現(xiàn)49-53
- 3.2.2 相互交融的原因53-56
- 結論56-58
- 主要參考文獻58-59
- 附錄1 圖表例59-60
- 附錄2 清代宮廷樂舞分類列表60-64
- 附錄3 清代樂舞大事記64-73
- 致謝73-74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鄭麗航;;清代國家祭祀體系中的天后考述[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 鄭麗航;;宋至清代國家祭祀體系中的媽祖綜考[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唐麗欽;湄洲島媽祖祭典樂舞的舞蹈文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宇焓;《律呂正義后編》的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茜;明清舞蹈詩初探[D];安徽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345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wdlw/113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