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研究(1949-1976)
發(fā)布時間:2021-09-23 21:35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新中國國防建設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仍處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之下,國家主權和安全問題多次受到威脅。為此,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立足現實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旨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國防動員思想主張并逐漸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內容豐富,特色鮮明。馬克思主義關于軍隊組織和建設以及國家后備軍建設的相關思想是其動員思想形成的主要理論來源;湖湘文化是其動員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論源泉;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國防建設實踐是其動員思想形成、發(fā)展的實踐基礎?v觀1949年到1976年的發(fā)展歷程,由于國內外環(huán)境和形勢的不斷變化,毛澤東對我國國防動員建設的認識也發(fā)生了轉變。與此相應地,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也發(fā)生了變化。在此意義上,可將其動員思想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應急建設階段(1949-1953)、和平建設階段(1953-1964)、備戰(zhàn)動員階段(1964-1976)。毛澤東針對不同的動員對象提出要以人民軍隊為核心,加強戰(zhàn)備建設、以人民群眾為依靠,發(fā)展群眾武裝、以黨政軍干部為關鍵,發(fā)揮引領作用等具體的國防動員...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和研究的意義
1.1.1 問題的提出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方法
1.4.2 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形成基礎和階段劃分
2.1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形成基礎
2.1.1 理論基礎
2.1.2 實踐基礎
2.2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形成發(fā)展的階段劃分
2.2.1 應急建設階段(1949-1953)
2.2.2 和平建設階段(1953-1964)
2.2.3 備戰(zhàn)動員階段(1964-1976)
第3章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實踐
3.1 以人民軍隊為核心,加強戰(zhàn)備建設
3.1.1 優(yōu)化兵種結構,推進組織正規(guī)化
3.1.2 加強軍隊教育,實現思想革命化
3.1.3 常規(guī)尖端并舉,加快武器現代化
3.2 以人民群眾為依靠,發(fā)展群眾武裝
3.2.1 “全民皆兵”
3.2.2 “三線建設”
3.3 以黨政軍干部為關鍵,發(fā)揮引領作用
3.3.1 黨政軍干部是關鍵領導者
3.3.2 黨政軍干部是重要組織者
第4章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特點
4.1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基本原則
4.1.1 實行積極防御,反對消極防御
4.1.2 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
4.1.3 經濟動員與政治動員相結合
4.1.4 軍民結合與平戰(zhàn)結合相統一
4.2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主要特點
4.2.1 始終堅持積極防御
4.2.2 始終堅持全民參與
4.2.3 始終堅持靈活與務實
第5章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啟示
5.1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歷史地位
5.1.1 為馬克思主義軍事思想寶庫增添了內容
5.1.2 為新中國國防動員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5.1.3 為發(fā)展中國家解決國防動員問題提供了思路
5.2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現實啟示
5.2.1 必須堅持依靠人民,不斷健全國防動員體制機制
5.2.2 必須堅持依法動員,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體系
5.2.3 必須堅持軍民結合,不斷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
5.2.4 必須堅持和平發(fā)展,永遠不爭霸不稱霸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毛澤東與新中國的國防尖端科技[J]. 李正華. 湖南社會科學. 2017(01)
[2]論毛澤東民兵思想的發(fā)展與內涵[J]. 賀全勝. 黨的文獻. 2016(05)
[3]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核心的國防科技思想研究綜述[J]. 焦金艷,張廣文. 黑龍江史志. 2015(11)
[4]毛澤東國防后備力量動員與建設思想簡析[J]. 張秀華,王廣仁,董珂巖. 軍事交通學院學報. 2013 (10)
[5]毛澤東關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思想[J]. 沙健孫.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13(01)
[6]淺析毛澤東科學技術思想及其實踐[J]. 劉皓.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7]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國防動員體系的構建[J]. 鄒世猛.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2(02)
[8]何謂規(guī)范意義上的“國防動員”[J]. 李衛(wèi)海. 法學雜志. 2011(08)
[9]抗美援朝戰(zhàn)爭與新中國國防動員機制的建立[J]. 涂娟,陳明. 國防科技. 2010(05)
[10]毛澤東國防經費保障思想的特點[J]. 王逸峰.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09(02)
博士論文
[1]毛澤東的蘇聯(俄)觀研究[D]. 周樹輝.湖南師范大學 2012
[2]20世紀60年代中國國家安全政策研究[D]. 唐金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10
[3]論毛澤東積極防御思想[D]. 田越英.中共中央黨校 1997
碩士論文
[1]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研究(1956-1966)[D]. 殷偉.湖南師范大學 2014
[2]建國以來毛澤東國防科技思想研究[D]. 劉偉.廣西民族大學 2014
[3]我國大辦民兵師時期(1958-1985)的民兵建設探析[D]. 胡娟娟.中南大學 2010
[4]論毛澤東發(fā)展國防科技思想及其多維價值透視[D]. 韋沐.合肥工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06457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和研究的意義
1.1.1 問題的提出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2.1 國內研究現狀
1.2.2 國外研究現狀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方法
1.4.2 創(chuàng)新之處
第2章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形成基礎和階段劃分
2.1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形成基礎
2.1.1 理論基礎
2.1.2 實踐基礎
2.2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形成發(fā)展的階段劃分
2.2.1 應急建設階段(1949-1953)
2.2.2 和平建設階段(1953-1964)
2.2.3 備戰(zhàn)動員階段(1964-1976)
第3章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實踐
3.1 以人民軍隊為核心,加強戰(zhàn)備建設
3.1.1 優(yōu)化兵種結構,推進組織正規(guī)化
3.1.2 加強軍隊教育,實現思想革命化
3.1.3 常規(guī)尖端并舉,加快武器現代化
3.2 以人民群眾為依靠,發(fā)展群眾武裝
3.2.1 “全民皆兵”
3.2.2 “三線建設”
3.3 以黨政軍干部為關鍵,發(fā)揮引領作用
3.3.1 黨政軍干部是關鍵領導者
3.3.2 黨政軍干部是重要組織者
第4章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特點
4.1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基本原則
4.1.1 實行積極防御,反對消極防御
4.1.2 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
4.1.3 經濟動員與政治動員相結合
4.1.4 軍民結合與平戰(zhàn)結合相統一
4.2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主要特點
4.2.1 始終堅持積極防御
4.2.2 始終堅持全民參與
4.2.3 始終堅持靈活與務實
第5章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現實啟示
5.1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歷史地位
5.1.1 為馬克思主義軍事思想寶庫增添了內容
5.1.2 為新中國國防動員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5.1.3 為發(fā)展中國家解決國防動員問題提供了思路
5.2 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的現實啟示
5.2.1 必須堅持依靠人民,不斷健全國防動員體制機制
5.2.2 必須堅持依法動員,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體系
5.2.3 必須堅持軍民結合,不斷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fā)展
5.2.4 必須堅持和平發(fā)展,永遠不爭霸不稱霸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毛澤東與新中國的國防尖端科技[J]. 李正華. 湖南社會科學. 2017(01)
[2]論毛澤東民兵思想的發(fā)展與內涵[J]. 賀全勝. 黨的文獻. 2016(05)
[3]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核心的國防科技思想研究綜述[J]. 焦金艷,張廣文. 黑龍江史志. 2015(11)
[4]毛澤東國防后備力量動員與建設思想簡析[J]. 張秀華,王廣仁,董珂巖. 軍事交通學院學報. 2013 (10)
[5]毛澤東關于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思想[J]. 沙健孫.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13(01)
[6]淺析毛澤東科學技術思想及其實踐[J]. 劉皓.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05)
[7]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國防動員體系的構建[J]. 鄒世猛.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2(02)
[8]何謂規(guī)范意義上的“國防動員”[J]. 李衛(wèi)海. 法學雜志. 2011(08)
[9]抗美援朝戰(zhàn)爭與新中國國防動員機制的建立[J]. 涂娟,陳明. 國防科技. 2010(05)
[10]毛澤東國防經費保障思想的特點[J]. 王逸峰. 毛澤東思想研究. 2009(02)
博士論文
[1]毛澤東的蘇聯(俄)觀研究[D]. 周樹輝.湖南師范大學 2012
[2]20世紀60年代中國國家安全政策研究[D]. 唐金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2010
[3]論毛澤東積極防御思想[D]. 田越英.中共中央黨校 1997
碩士論文
[1]毛澤東國防動員思想研究(1956-1966)[D]. 殷偉.湖南師范大學 2014
[2]建國以來毛澤東國防科技思想研究[D]. 劉偉.廣西民族大學 2014
[3]我國大辦民兵師時期(1958-1985)的民兵建設探析[D]. 胡娟娟.中南大學 2010
[4]論毛澤東發(fā)展國防科技思想及其多維價值透視[D]. 韋沐.合肥工業(yè)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064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0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