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出組貞人具名甲骨文書刻研究
本文選題:甲骨 + 出組; 參考:《鄭州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出組貞人共有26位貞人,筆者以貞人為聯(lián)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出組貞人甲骨文予以整理,總結出組貞人具名的甲骨文風格。本文研究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整理殷墟甲骨刻刀,對出土的青銅刀以及玉刻刀予以介紹。就史料《周禮·春官》篇記載的史官一職,結合出組貞人具名的甲骨片,探討貞人與刻手的關系。第二部分:筆者將出組貞人具名的甲骨文,概括分為單刀契刻規(guī)整類、單刀契刻潦草類以及雙刀契刻規(guī)整類。從用刀特征、字形結構、章法布局三方面,分別總結三類出組貞人具名甲骨文的實踐特征。第三部分:筆者對出組貞人具名的甲骨文風格予以分析,并將出組貞人兩種不同風格類型予以區(qū)別。分析出組貞人具名甲骨文的典型作品,并思考甲骨文由契刻到書寫的轉換,探討如何更好地表現(xiàn)出組甲骨文風格特征。
[Abstract]:There are 26 virginity people in the group.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author collates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of the chaste and summarizes the oracle bone style named by the group. This pap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finishing Yin ruins oracle bone carving knife, unearthed bronze knife and jade carving knife are introduc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enren and engraving han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official historian 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Zhou Lichun official", combined with the oracle bone piece named by the group of "Zhenren".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uthor generalizes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named by the author into three categories: single knife engraving, scribbling and double knife engrav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groups of Zhenren named oracle inscrip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knife characteristics, glyph structure, and layout of rules.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oracle bone style named by the group and distinguishes the two sty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ical works of Ju Zhenren named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acle inscriptions from Qi to writing, and discusses how to better display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K877.1;H121;J29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雙喜;;甲骨文中貞人不是卜辭契刻人——以契刻貞人字體不同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年02期
2 巫稱喜;;商代貞人與信息傳播研究[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07期
3 吳仁生;貞人的學識修養(yǎng)[J];殷都學刊;1991年04期
4 李漢鵬;論先秦時期的貞人集團[J];東南文化;1993年04期
5 朱楨;貞人非卜辭契刻者[J];殷都學刊;1986年04期
6 王建軍;;貞人名字體在賓組分類中的作用與價值[J];殷都學刊;2012年04期
7 董玉京;《甲骨文書法藝術》[J];尋根;2000年03期
8 王慶華;悉敲古韻 元脈悠長——賞析甲骨文書法的風格特點[J];書畫藝術;2003年02期
9 郭昊;甲骨文書法藝術美初探[J];美與時代;2004年06期
10 張堅;;甲骨文書法藝術[J];殷都學刊;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甲骨緣 中國心——江蘇省甲骨文學會首次訪問臺灣成功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甲骨文書法聯(lián)展》巡回展[A];臺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藍青;;秦士蔚先生甲骨文印章的藝術特征[A];臺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李嘉超;張佳輝;付燦輝;羅雅慧;陳曉穎;陳曉茹;鄒凌鈴;;“甲骨文”家居創(chuàng)意設計與營銷策略[A];2013福建省傳播學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新華社記者 程瑛 查鑫 程紅根;甲骨文與現(xiàn)代人的“親密接觸”[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2 記者 賈宇 趙秋麗;我國甲骨文書法水平亟待提升[N];光明日報;2009年
3 馬洪;簡琴齋與甲骨文入印的發(fā)端[N];中國文物報;2006年
4 陳振海;心存有天知[N];消費日報;2006年
5 記者 姚學文;謝兆崗甲骨文書法在長開展[N];湖南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林鳴;飄逸的凝重[N];中國質量報;2001年
7 陸健;我與甲骨文書法[N];文學報;2012年
8 記者 石朕;市甲骨文學會成立[N];大連日報;2012年
9 王小琪;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與學者之功[N];光明日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周巧紅 實習生 張?zhí)炖?胡少鵬;龍飛鳳舞翰墨問[N];安陽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智鈞;殷商出組貞人具名甲骨文書刻研究[D];鄭州大學;2017年
2 張筱彬;殷商時期貞人集團與王權關系之演變探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白志強;蒙古貞人和科爾沁文化的多樣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4 陳愛民;甲骨文書法的藝術轉換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立奎;何組甲骨文書刻實踐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6 田榮菲;歷組甲骨文書刻實踐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7 呂銘劼;試論羅振玉的甲骨文書法藝術[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8 姜棟;20世紀大陸地區(qū)甲骨文書法實踐狀況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9 池現(xiàn)平;近現(xiàn)代甲骨文書法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10 賀貴富;從神本走向人本[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837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shufayishu/188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