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保生大帝進香儀式及音聲
本文關鍵詞:閩臺保生大帝進香儀式及音聲
更多相關文章: 音聲 祖宮 白礁 凈壇 民間禮俗 民間音樂 慈濟 音列 旋法 民間器樂
【摘要】:正保生大帝信仰發(fā)端于閩南邊陲的青、白礁村一帶(漳州和廈門交界處)。保生大帝,俗姓吳,名Y2(音tāo),是北宋時期民間名醫(yī),因精通醫(yī)術且醫(yī)德高尚,被時人譽為"華佗再世";他卒于宋景佑三年(1036),時年58歲。吳氏族人將其視為祖先與神明于一體,建廟奉祀。保生大帝信仰隨著吳氏族人的移民開拓以及"正統(tǒng)"觀念的影響,由地方性神明逐漸發(fā)展成以閩南、臺灣為
【作者單位】: 集美大學音樂學院;
【關鍵詞】: 音聲;祖宮;白礁;凈壇;民間禮俗;民間音樂;慈濟;音列;旋法;民間器樂;
【基金】: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2012年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2B115)成果
【分類號】:J607
【正文快照】: 保生大帝信仰發(fā)端于閩南邊陲的青、白由于該信俗活動影響深遠,最初由民間主礁村一帶(漳州和廈門交界處)。保生大帝,導的儀式活動也逐漸形成由政府主導參與。俗姓吳,名Y2(音tāo),是北宋時期民間千百年來,積淀了豐厚的信俗文化引起了眾名醫(yī),因精通醫(yī)術且醫(yī)德高尚,被時人譽多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超;;“制度與生活”觀照下的廟會音聲變遷——以江蘇省姜堰市里下河地區(qū)會船、龍會為例[J];中國音樂學;2011年02期
2 錢茸;;地域性聲樂品種之音樂形態(tài)分析新議——“唱詞音聲說”再探[J];中國音樂學;2011年03期
3 范衛(wèi)平;;“復義”視角中的“音聲相和”[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林樂飛;;河洛地區(qū)民間信仰與儀式音聲之依附共生——以河南洛陽地區(qū)還愿儀式為例[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12期
5 李紅梅;;“成吉思汗祭祀”儀式音聲的考察與研究[J];中國音樂;2013年02期
6 王春德;;苗語黔東方言清鼻音聲類的口音化[J];民族語文;1984年03期
7 束有春;先秦音聲之美的發(fā)展歷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8 何陽;;足音聲聲[J];青年博覽;2007年13期
9 張秀清;;《老子》“音聲相和”試讀[J];語文學刊;2012年09期
10 烈浦;;最原始與親切的音聲[J];天涯;1987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中心 李修建;從“雄偉”到“整麗”[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2 葛培嶺;光彩鮮麗的學術新花[N];河南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超;該拿什么音聲“獻”給你?[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張曉林;李莪華廟會中的音聲調查與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3年
2 周翔;涼山彝族“列目叢畢”儀式及畢摩經(jīng)誦音聲探析[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3 于華;榆林市魚河鎮(zhèn)“府城隍”廟會音聲考察[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4 王李玲;地方文化語境下社群身心健康維護方式探究[D];廈門大學;2014年
5 蒯路陽;包頭市東河區(qū)“妙法禪寺”祭祀儀式音聲的個案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6 韋璽;唱出來的“陰間”[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7 文君;東門島媽祖誕辰信仰儀式音聲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8 文慧;科爾沁蒙古族薩滿儀式音聲的調查與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1024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910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