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對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04 11:06
當前聲樂教學已經(jīng)形成多元化發(fā)展的系統(tǒng)化體系,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作為聲樂教學的重要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諸多共性和顯著的差異性。文章通過梳理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歷史淵源和發(fā)展歷程,對聲樂教學中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在文化內(nèi)涵、審美表達以及演唱技巧等方面的共性和個性進行深入剖析,研究發(fā)現(xiàn)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了借鑒和融合,藝術特征也更鮮明。兩種唱法的共性為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個性使得兩者保持相互獨立性;诂F(xiàn)實的聲樂教學過程,美聲唱法已經(jīng)開始借鑒民族唱法的"韻律美""腔調(diào)美"等語言表現(xiàn)特征,民族唱法也在學習美聲唱法中的吐字、開喉、共鳴等演唱技巧。因此,探討聲樂教學中美聲和民族唱法的異同點,有助于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融合。
【文章來源】:藝術教育. 2020,(10)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民歌唱法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二)美聲唱法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二、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共性
(一)語言
(二)吐咬字
(三)呼吸
(四)氣息
三、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區(qū)別
(一)語言與吐咬字方面
(二)發(fā)聲方面
(三)共鳴方面
(四)演唱和舞臺表演方面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聲樂教學中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融合分析[J]. 劉霞. 北方音樂. 2019(03)
[2]高師聲樂教學方式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以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融合為核心[J]. 溫淑萍. 大眾文藝. 2018(14)
[3]試論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聲音位置的異同[J]. 李毅梅.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7(28)
[4]美聲與民族唱法異同分析及發(fā)展趨向研究[J]. 陳慶慶. 黑河學院學報. 2016(08)
[5]淺談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J]. 寧洪梅. 北方音樂. 2011(06)
本文編號:3264673
【文章來源】:藝術教育. 2020,(10)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民歌唱法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二)美聲唱法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二、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共性
(一)語言
(二)吐咬字
(三)呼吸
(四)氣息
三、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區(qū)別
(一)語言與吐咬字方面
(二)發(fā)聲方面
(三)共鳴方面
(四)演唱和舞臺表演方面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聲樂教學中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融合分析[J]. 劉霞. 北方音樂. 2019(03)
[2]高師聲樂教學方式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以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融合為核心[J]. 溫淑萍. 大眾文藝. 2018(14)
[3]試論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聲音位置的異同[J]. 李毅梅.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7(28)
[4]美聲與民族唱法異同分析及發(fā)展趨向研究[J]. 陳慶慶. 黑河學院學報. 2016(08)
[5]淺談民族唱法與美聲唱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J]. 寧洪梅. 北方音樂. 2011(06)
本文編號:32646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326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