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薩滿歌的演唱范式與傳承拓新研究
本文關鍵詞:錫伯族薩滿歌的演唱范式與傳承拓新研究
【摘要】:個性鮮明的民族,總會使用不同的方式傳承本民族的歷史和文明。錫伯族的民歌——薩滿歌,正是該民族文化傳承的一種重要形式。薩滿歌是在特定歷史和地域環(huán)境下孕育的民間藝術,研究其民族特征、演唱范式與風格技巧等,發(fā)掘藝術價值,尋找重煥生命力的新途徑,實現(xiàn)現(xiàn)代文明背景下的永續(xù)傳承。
【作者單位】: 武漢體育學院體育藝術學院;寧夏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16.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薩滿教是北方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崇拜大自然,相信鬼神和萬物有靈。薩滿為人和鬼神之間的使者,主持狩獵祭祀、祈禱問卜、驅邪治病和婚喪嫁娶等。薩滿歌是在原始民歌的基礎上,隨薩滿教的出現(xiàn)而興起。作為錫伯族民歌的一種形式,歌、舞、樂渾然一體。其保存和流傳方式有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宏剛;;錫伯族《薩滿歌》中新薩滿的心靈旅程[J];博物館研究;2007年01期
2 王建;楊麗榮;;錫伯族民間音樂形態(tài)特征探究[J];民族藝術;2011年01期
3 佟中明;論錫伯族薩滿神歌的心理醫(yī)療功能[J];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4 董麗娟;;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閾下的錫伯族民歌[J];文化學刊;2009年06期
5 張銘;孫瑜m[;謝雯雯;;燃燒錫伯族先民舞蹈的火焰之靈——錫伯族薩滿舞[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6 趙潔;;錫伯族薩滿歌的口頭傳承研究——以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為例[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文正;;新疆錫伯族“貝倫舞”文化解讀及傳承機制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5年05期
2 閆莉;;薩滿教跳神儀式語境下對助巫的文化解讀[J];黑龍江史志;2009年11期
3 劉敏;徐敦廣;;新疆伊犁地區(qū)民歌研究綜述與思考[J];民族藝術研究;2015年04期
4 包羽;劉榮臻;伊樂泰;娜仁其其格;;鄂溫克族在歷史上所享有的醫(yī)療服務[J];前沿;2011年09期
5 陳曉雪;;民間歌謠研究的現(xiàn)代走向——2009年民間歌謠研究概述[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3年04期
6 張銘;孫瑜m[;謝雯雯;;燃燒錫伯族先民舞蹈的火焰之靈——錫伯族薩滿舞[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7 柳述;;錫伯族音樂風格發(fā)展與演變[J];音樂時空;2014年1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陳俊宇;面具視覺藝術符號特征及符號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2 董友慶;新疆錫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研究[D];新疆大學;2008年
3 劉莉;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民間歌曲傳承的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4 曲鷺鷺;論錫伯族民歌演唱的傳承與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5 楊雪;新疆錫伯族貝倫舞音樂文化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6 李瀅;新疆寨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民歌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李婉瀅;試論二十世紀末以后影響薩滿音樂發(fā)展的因素[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忠錄;對錫伯族薩滿文化的調查[J];民間文學論壇;1996年01期
2 忠錄,,佟中明;錫伯族的薩滿教神界、薩滿和薩滿神歌[J];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01期
3 忠錄;;對錫伯族薩滿文化的調查[J];民間文學論壇;1996年01期
4 孫家正;提高民族文化自覺,做好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J];文藝研究;2005年10期
5 趙潔;;錫伯族薩滿歌的口頭傳承研究——以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為例[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杜亞雄;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音樂體系淺析[J];中國音樂;1984年01期
7 杜亞雄;朝鮮族民歌的音樂特色[J];中國音樂;198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趙潔;;錫伯族薩滿歌的口頭傳承研究——以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為例[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賀靈;錫伯族《薩滿歌》初探[J];新疆社會科學;1987年06期
3 奇車山;賀靈;佟克力;;錫伯族《薩滿歌》譯注[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4 奇車山;賀靈;佟克力;;錫伯族《薩滿歌》譯注[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5 張雷軍;幾度徙行 功銘千秋──錫伯族的歷史沿革和文化特色[J];中外文化交流;1998年03期
6 吳克堯;錫伯族薩滿教研析管見[J];黑龍江民族叢刊;1996年02期
本文編號:11785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17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