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土家族哭嫁歌中的女性家庭觀念
本文關鍵詞: 土家族 哭嫁歌 家庭觀 出處:《貴州社會科學》2009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土家族哭嫁習俗歷史悠久,哭嫁歌是土家族家庭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土家族文化的奇葩。土家族哭嫁歌內涵豐富,形象地展現(xiàn)了土家族女性的家庭觀念。財產意識主要體現(xiàn)在娘家財產處置及夫家財產創(chuàng)造,家庭人際關系主要通過老慈少孝、夫妻和睦及平輩團結等來表現(xiàn),婚姻態(tài)度則主要體現(xiàn)在婚姻的自然與怨怒等方面。研究土家族哭嫁歌的家庭觀念在構建土家族和諧家庭與社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Abstract]:Tujia cry marriage custom has a long history, the song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ujia family culture, is a wonderful Tujia culture. Tujia cry marriage song rich in connotation. The concept of Tujia women's family is vividly displayed. The property consciousnes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disposition of the family property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husband's family property. The famil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mainly expressed through the filial piety, the harmony of husband and wife and the unity of the equal generation. The attitude of marriag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natural and angry aspects of marriag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family concept of Tujia crying and marrying so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family and society of Tujia nationality.
【作者單位】: 長江師范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烏江流域歷代移民與民族關系研究”成果之一(批準號:06XMZ005) 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烏江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與保護”成果之一(批準號:04XSH009)
【分類號】:J607
【正文快照】: 土家族“改土歸流”前的婚姻比較自由,青年男女通常以歌為媒來挑選心儀的對象。隨著漢文化的深入傳播和“改土歸流”后歷代政府的不斷強化,土家族婚俗打上了漢文化烙印,衍生出世代相傳的“哭嫁”習俗!翱藜奘峭良易骞媚锏囊婚T傳統(tǒng)技藝,一般從十二三歲就開始學習哭嫁。[”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楊宗紅;;論土家族哭嫁歌的孝道內涵[J];貴州民族研究;2006年05期
2 余霞;由文化事象深入到女性心理——關于土家族哭嫁歌研究的思考[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周興茂;土家族的四大禮儀及其人文價值[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4 周丹;中國式的詠嘆調——土家族哭嫁歌的藝術特點及其社會價值[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5 黃允箴;生存與釋放——論遺存原生態(tài)民歌的傳統(tǒng)功能與觀念[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6 徐東娜;生態(tài)環(huán)境之差異對民間音樂留存的影響——保靖縣與張家界土家族民間音樂采風有感[J];音樂探索;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齊柏平;鄂西土家族喪葬儀式音樂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霞;鄂西土家族哭嫁歌的角色轉換功能[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向回;雜曲歌辭與雜歌謠辭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程琴;花兒中的女性和女性的花兒[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陸斐;靖西壯族歌詠文化的傳承及其當代嬗變[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許芳芳;媒介儀式:對民族記憶的建構與傳承[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顏暉;土家族婚姻習俗與婚姻法的沖突和調適[D];湘潭大學;2006年
7 董毅芳;山西民間面塑之特征與女性的傳承貢獻[D];山西大學;2007年
8 楊其勇;當前重慶土家族哭嫁習俗教育功能的沉淪與解決[D];西南大學;2008年
9 張延莉;巴東堂戲唱腔的音樂特征及文化涵義[D];武漢音樂學院;2008年
10 蘇秀玲;廣西賀州客家雞歌調查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873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48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