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原始文化中的審美觀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12 18:04
日本的原始文化歷經(jīng)繩文、彌生和古墳三個時期。繩文時期是謎一般的文明濫觴;彌生時期是農(nóng)耕文明的開始,日本人的審美意識在農(nóng)業(yè)生活中得以萌發(fā);古墳時期,日本基本完成了古代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同時伴隨著民族的融合,日本產(chǎn)生了統(tǒng)一的大和語言以及基于多神信仰的原始神道教,確立了樂天積極、生機勃勃、追求明凈自然的原始審美觀。
【文章來源】: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9,21(01)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繩文時期:謎一般的文明濫觴
二、彌生時期:農(nóng)耕伊始與審美意識的萌發(fā)
三、古墳時期:民族融合與原始審美觀的確立
四、原始審美觀對后世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析日本人的色彩觀[J]. 劉淑霞. 北京社會科學. 2015(05)
[2]日本史前文明管窺[J]. 高洪. 日本研究. 1998(03)
本文編號:3622184
【文章來源】: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9,21(01)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繩文時期:謎一般的文明濫觴
二、彌生時期:農(nóng)耕伊始與審美意識的萌發(fā)
三、古墳時期:民族融合與原始審美觀的確立
四、原始審美觀對后世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析日本人的色彩觀[J]. 劉淑霞. 北京社會科學. 2015(05)
[2]日本史前文明管窺[J]. 高洪. 日本研究. 1998(03)
本文編號:36221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22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