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在公共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17 06:32
改革開放四十年,公共藝術與城市化進程同步發(fā)展。在這獨特的社會轉型期,人們對居住環(huán)境、生活品質(zhì)的要求不斷提高,公共藝術在城市建設中發(fā)揮了更積極、更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公共藝術對環(huán)境空間的規(guī)劃設計日益成為一種樹立良好城市形象、營造城市認同感的新策略。因此,我們針對公共藝術開展系統(tǒng)性規(guī)劃就變得十分有必要。但是,現(xiàn)階段的研究卻較為分散,缺乏整體性的觀察、系統(tǒng)性的理論不足。十三五規(guī)劃提出建設國家記憶工程,其中充分強調(diào)了記憶對城市、對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城市記憶理論為公共藝術提供了一種新的觀察角度:即在傳播城市記憶、增強城市空間認同感方面,公共藝術是一種有效的藝術媒介。筆者針對這種新視角展開了調(diào)查研究。首先通過研究城市記憶和公共藝術各自的產(chǎn)生背景和發(fā)展概況,對相關主體的概念進行了闡述,探究出城市記憶與公共藝術之間的結合點;其次通過大量案例分析,整合得出城市記憶在公共藝術領域中的應用形式、積極作用和現(xiàn)存問題;在此基礎上,針對提出的問題展開建構方式的探討,最后得出適用于公共藝術領域、以城市記憶為主題的設計原則與重點。
【文章來源】: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以“城市記憶”為主題-相關文獻學科分布圖
一s全文研究框架(來源:作者自繪)
圖冊等媒介,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深入體驗,其記憶結果大多直觀片面或局限于城市??最顯著的特征。城市記憶體驗者的衡量標準主要參照個體能否真正參與到城市社??會的實踐與認同中(如圖2-1)。??記憶載體 ̄ ̄?MU?h??記憶客體 ̄ ̄[構成[城市記憶??記憶主體 ̄ ̄(展現(xiàn)+體驗?1-??L?V?V??圖2_1城市記憶主體的構成要素分析??(來源:作者自繪)??基于以上對城市記憶載體、客體、主體的歸納,筆者整理出以下關系圖(如??圖?2-2):????政治權力者????y?f展孤者1——地方精英?[展現(xiàn)、確立、統(tǒng)-:???Z?v?>?I專虹作者??城?gg?憶?1—??游客—暫時性體驗??L?-V?V-?」??圖2-2城市記憶的形成關系??(來源:作者自繪)??2.1.3城市記憶與城市文脈的嫿變與涵容??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城市記憶代表,例如北京天安門、南京中山陵、??杭州西湖、巴黎埃菲爾鐵塔與凱旋門、紐約自由女神等,作為城市的歷史象征,??他們構成了城市的文化符號,更是屬于全人類的社會財富。“社會是一種‘積累??1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城市集體記憶建構的城市公共藝術規(guī)劃——一種公共藝術介入環(huán)境空間規(guī)劃設計的路徑[J]. 邱冰,張帆. 規(guī)劃師. 2016(08)
[2]壁畫造鎮(zhèn)的美麗與哀愁——以臺灣彩繪村為例[J]. 魏意雯.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6(10)
[3]近20年城市記憶研究綜述[J]. 周瑋,朱云峰. 城市問題. 2015(03)
[4]中國“城市記憶”理論與實踐述評[J]. 加小雙,徐擁軍. 檔案學研究. 2014(01)
[5]基于游客認知的歷史地段城市記憶研究——以北京南鑼鼓巷歷史地段為例[J]. 汪芳,嚴琳,熊忻愷,吳必虎. 地理學報. 2012(04)
[6]城市公共藝術規(guī)劃:一個新的研究領域[J]. 董奇,戴曉玲.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3)
[7]公共藝術的概念和歷史[J]. 王洪義. 公共藝術. 2009(01)
[8]城市記憶與城市形態(tài)——從心理學、社會學角度探討城市歷史文化的延續(xù)[J]. 朱蓉. 南方建筑. 2006(11)
博士論文
[1]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 王東輝.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2
[2]城市記憶與城市形態(tài)[D]. 朱蓉.東南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城市記憶在地鐵公共藝術中的延續(xù)[D]. 王立蒙.北京交通大學 2015
[2]互動裝置藝術在中國城市公共空間中的發(fā)展思考[D]. 陳子歸.中國美術學院 2014
[3]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延續(xù)城市集體記憶[D]. 方海翔.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2012
[4]基于城市集體記憶的街區(qū)界面重塑[D]. 于峰.華南理工大學 2010
[5]城市記憶活力復興的設計方法研究[D]. 范賽玲.南京林業(yè)大學 2009
[6]城市的記憶[D]. 李薇.東南大學 2006
[7]城市記憶及其在城市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涂欣.華中科技大學 2005
[8]喚起城市記憶與復蘇的建筑[D]. 舒韜.重慶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98157
【文章來源】: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以“城市記憶”為主題-相關文獻學科分布圖
一s全文研究框架(來源:作者自繪)
圖冊等媒介,在短時間內(nèi)無法深入體驗,其記憶結果大多直觀片面或局限于城市??最顯著的特征。城市記憶體驗者的衡量標準主要參照個體能否真正參與到城市社??會的實踐與認同中(如圖2-1)。??記憶載體 ̄ ̄?MU?h??記憶客體 ̄ ̄[構成[城市記憶??記憶主體 ̄ ̄(展現(xiàn)+體驗?1-??L?V?V??圖2_1城市記憶主體的構成要素分析??(來源:作者自繪)??基于以上對城市記憶載體、客體、主體的歸納,筆者整理出以下關系圖(如??圖?2-2):????政治權力者????y?f展孤者1——地方精英?[展現(xiàn)、確立、統(tǒng)-:???Z?v?>?I專虹作者??城?gg?憶?1—??游客—暫時性體驗??L?-V?V-?」??圖2-2城市記憶的形成關系??(來源:作者自繪)??2.1.3城市記憶與城市文脈的嫿變與涵容??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城市記憶代表,例如北京天安門、南京中山陵、??杭州西湖、巴黎埃菲爾鐵塔與凱旋門、紐約自由女神等,作為城市的歷史象征,??他們構成了城市的文化符號,更是屬于全人類的社會財富。“社會是一種‘積累??1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城市集體記憶建構的城市公共藝術規(guī)劃——一種公共藝術介入環(huán)境空間規(guī)劃設計的路徑[J]. 邱冰,張帆. 規(guī)劃師. 2016(08)
[2]壁畫造鎮(zhèn)的美麗與哀愁——以臺灣彩繪村為例[J]. 魏意雯. 創(chuàng)作與評論. 2016(10)
[3]近20年城市記憶研究綜述[J]. 周瑋,朱云峰. 城市問題. 2015(03)
[4]中國“城市記憶”理論與實踐述評[J]. 加小雙,徐擁軍. 檔案學研究. 2014(01)
[5]基于游客認知的歷史地段城市記憶研究——以北京南鑼鼓巷歷史地段為例[J]. 汪芳,嚴琳,熊忻愷,吳必虎. 地理學報. 2012(04)
[6]城市公共藝術規(guī)劃:一個新的研究領域[J]. 董奇,戴曉玲.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3)
[7]公共藝術的概念和歷史[J]. 王洪義. 公共藝術. 2009(01)
[8]城市記憶與城市形態(tài)——從心理學、社會學角度探討城市歷史文化的延續(xù)[J]. 朱蓉. 南方建筑. 2006(11)
博士論文
[1]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 王東輝.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2
[2]城市記憶與城市形態(tài)[D]. 朱蓉.東南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城市記憶在地鐵公共藝術中的延續(xù)[D]. 王立蒙.北京交通大學 2015
[2]互動裝置藝術在中國城市公共空間中的發(fā)展思考[D]. 陳子歸.中國美術學院 2014
[3]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延續(xù)城市集體記憶[D]. 方海翔.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2012
[4]基于城市集體記憶的街區(qū)界面重塑[D]. 于峰.華南理工大學 2010
[5]城市記憶活力復興的設計方法研究[D]. 范賽玲.南京林業(yè)大學 2009
[6]城市的記憶[D]. 李薇.東南大學 2006
[7]城市記憶及其在城市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涂欣.華中科技大學 2005
[8]喚起城市記憶與復蘇的建筑[D]. 舒韜.重慶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981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9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