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意象的三種文化模式(專題討論)——以周易、玄學、佛教為中心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1-07-21 09:17
<正>編者按近年來,中國古代的審美意象思想研究成為學界探討的一個熱點話題,也引發(fā)了持續(xù)的討論和爭論。我們組織這組意象美學論文,是意識到意象美學問題不僅要在美學理論層面上討論,還應當深入到傳統(tǒng)不同文化模式中去探究意象美學的思想淵源及其差異性呈現(xiàn),才能達致更深刻更豐富的研究。本組討論的三篇文章分別從周易、玄學和佛教切入,具體討論了易、玄、佛與審美意象的關系,說明不同文化模式下審美意象的思想有著不同的特點,反映了中國古代審美意象思想的多元性。其中朱志榮的《論〈周易〉的意象觀》從觀物取象、立象盡意及其詩性思維方式的角度,探討了中國古代意象思想的淵源,論證其以有限的象傳達無限意趣的思想,體現(xiàn)出周流不息的生命意識和生生不窮的創(chuàng)造精神,并且著力
【文章來源】:學術月刊. 2019,5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 頁
本文編號:3294752
【文章來源】:學術月刊. 2019,5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 頁
本文編號:32947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9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