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人類學視野下的靖西壯錦文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9 12:37
靖西壯錦文化是靖西壯族民眾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它從古代社會一路走到了當代社會,歷經了一個漫長的流變過程。靖西壯錦文化符號脫離了原來的語境進入新的語境中,在一系列的符號化變遷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陷入傳承窘境。基于現(xiàn)代化背景,以靖西壯族地區(qū)為研究點,找出靖西壯錦文化符號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重構機制,是論文討論的目的。論文運用文獻梳理法、田野調查法和符號人類學理論等對靖西壯錦文化進行研究:分析靖西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對壯錦文化符號生發(fā)的影響;探討靖西壯錦文化符號的不同形態(tài)與其所蘊含的審美價值與象征意義;從民俗活動中的傳承場域、空間位移和功能轉移三個路徑摸索靖西壯錦文化符號的傳承之路,并發(fā)現(xiàn)其傳承困境;論證在新語境下靖西壯錦文化符號重構的必要性以及探討其重構機制。論文通過對靖西壯錦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進行調查研究,得出如下結論:靖西壯錦脫離“原生”語境進入到現(xiàn)代化語境下,許多新的因素對靖西壯錦文化符號的傳承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使其陷入傳承困境。把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合理的銜接起來,讓文化產業(yè)良性的發(fā)展,刺激社區(qū)居民與主流話語對符號權力進行爭奪,應用新媒體進行更廣泛的文化傳播是靖西壯錦文化符號的重構機制。重...
【文章來源】: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10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靖西壯族織錦技藝空間分布圖
工具材料以線為主,通過利用編織機器的工作原理期靖西壯錦編織材料以天然手工制成的棉線記》就有談到壯族婦女“手藝頗工,染絲織。凡貴官富商,莫不爭購之!雹倜蘧主要使天然的棉花經過復雜的工序加工成棉線,采取,棉線的好處是粗而不易斷,能承受比較高編織花樣的地緯織法上,蠶絲線是蠶結繭時吐體,它在空氣中凝固成了絲線。蠶絲線一般等植物染料染成多彩的顏色,蠶絲線纖細而但價格上來說比棉線要貴。
圖 2-2 工業(yè)制線之天絲毛晴用工具壯錦制作最主要的工具就是織機,再輔以剪刀等常用輔助工具窄下寬,由全木結構制成,機身有機臺和機架兩部分。機臺是接機架,后半部分設置了坐板,左右手邊各設有一個梭子裝置的時候便于梭子放置。機架上半部分設有各種顏色絲線的裝置手就可以取到線,便利快捷。以棉線為材料的經紗從機架后梁,水平轉向后通過棕、扣來到卷布軸,扣裝在機架的擺桿上,打緊緯紗?壑缶褪堑刈,地棕有兩片,一般由棕絲、棕框竿就是棕框,中間的就是棕絲。兩片地棕連著一對腳踏板,隨板交替開口,使地緯線穿過。地棕后面是提花棕,壯錦花樣的棕完成,提花棕的數(shù)量多少不定,由花樣繁簡決定。靖西壯錦錦的工具,把一部分拆卸后還可作為織布的機器,織布的步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絲路精神——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 章萌. 明日風尚. 2018(03)
[2]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韻味濃——靖西“扮臺閣”等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現(xiàn)狀、原因與對策[J]. 胡雅娟. 今日海南. 2017(07)
[3]符號學與法國結構/解構主義思潮[J]. 霍紅,李默. 現(xiàn)代交際. 2017(01)
[4]基于交往需要的民族符號人類學考察——以世界遺產紅河哈尼梯田為例[J]. 鄭佳佳.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3)
[5]大傳統(tǒng)的新理論——簡評《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tǒng)新視野》[J]. 任今晶. 百色學院學報. 2015(03)
[6]百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審美價值開發(fā)研究——基于靖西壯族織錦技藝的視角[J]. 李萍. 百色學院學報. 2014(06)
[7]熱貢藏族“於菟”祭祀儀式的符號人類學分析[J]. 巨浪. 河西學院學報. 2014(04)
[8]廣西壯錦圖案在展示空間的運用與開發(fā)[J]. 蒙建維. 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4(04)
[9]“符號經濟”的人類學考釋與文化學挖掘——葉舒憲《文化與符號經濟》讀評[J]. 謝美英. 新聞界. 2014(14)
[10]記憶、表征與認同——靖西壯族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J]. 羅彩娟,梁瑩.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3)
博士論文
[1]壯族傳統(tǒng)紡織工藝及其文化研究[D]. 徐昕.東華大學 2016
[2]延續(xù)、疏遠和理性化[D]. 王利芬.華中科技大學 2015
[3]耶穌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間社會的變遷[D]. 褚瀟白.復旦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廣西壯錦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D]. 李育珍.中央民族大學 2016
[2]壯錦圖案的動物紋樣研究[D]. 樊苗苗.武漢紡織大學 2015
[3]人、符號、文化[D]. 曾宇菁.江西師范大學 2012
[4]愛社儺舞的文化特征及發(fā)展初探[D]. 米昂.山西大學 2011
[5]民族文化的再生與認同[D]. 王晶晶.廣西民族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90716
【文章來源】: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10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靖西壯族織錦技藝空間分布圖
工具材料以線為主,通過利用編織機器的工作原理期靖西壯錦編織材料以天然手工制成的棉線記》就有談到壯族婦女“手藝頗工,染絲織。凡貴官富商,莫不爭購之!雹倜蘧主要使天然的棉花經過復雜的工序加工成棉線,采取,棉線的好處是粗而不易斷,能承受比較高編織花樣的地緯織法上,蠶絲線是蠶結繭時吐體,它在空氣中凝固成了絲線。蠶絲線一般等植物染料染成多彩的顏色,蠶絲線纖細而但價格上來說比棉線要貴。
圖 2-2 工業(yè)制線之天絲毛晴用工具壯錦制作最主要的工具就是織機,再輔以剪刀等常用輔助工具窄下寬,由全木結構制成,機身有機臺和機架兩部分。機臺是接機架,后半部分設置了坐板,左右手邊各設有一個梭子裝置的時候便于梭子放置。機架上半部分設有各種顏色絲線的裝置手就可以取到線,便利快捷。以棉線為材料的經紗從機架后梁,水平轉向后通過棕、扣來到卷布軸,扣裝在機架的擺桿上,打緊緯紗?壑缶褪堑刈,地棕有兩片,一般由棕絲、棕框竿就是棕框,中間的就是棕絲。兩片地棕連著一對腳踏板,隨板交替開口,使地緯線穿過。地棕后面是提花棕,壯錦花樣的棕完成,提花棕的數(shù)量多少不定,由花樣繁簡決定。靖西壯錦錦的工具,把一部分拆卸后還可作為織布的機器,織布的步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絲路精神——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 章萌. 明日風尚. 2018(03)
[2]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韻味濃——靖西“扮臺閣”等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現(xiàn)狀、原因與對策[J]. 胡雅娟. 今日海南. 2017(07)
[3]符號學與法國結構/解構主義思潮[J]. 霍紅,李默. 現(xiàn)代交際. 2017(01)
[4]基于交往需要的民族符號人類學考察——以世界遺產紅河哈尼梯田為例[J]. 鄭佳佳.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3)
[5]大傳統(tǒng)的新理論——簡評《文化符號學——大小傳統(tǒng)新視野》[J]. 任今晶. 百色學院學報. 2015(03)
[6]百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審美價值開發(fā)研究——基于靖西壯族織錦技藝的視角[J]. 李萍. 百色學院學報. 2014(06)
[7]熱貢藏族“於菟”祭祀儀式的符號人類學分析[J]. 巨浪. 河西學院學報. 2014(04)
[8]廣西壯錦圖案在展示空間的運用與開發(fā)[J]. 蒙建維. 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4(04)
[9]“符號經濟”的人類學考釋與文化學挖掘——葉舒憲《文化與符號經濟》讀評[J]. 謝美英. 新聞界. 2014(14)
[10]記憶、表征與認同——靖西壯族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研究[J]. 羅彩娟,梁瑩.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3)
博士論文
[1]壯族傳統(tǒng)紡織工藝及其文化研究[D]. 徐昕.東華大學 2016
[2]延續(xù)、疏遠和理性化[D]. 王利芬.華中科技大學 2015
[3]耶穌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間社會的變遷[D]. 褚瀟白.復旦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廣西壯錦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D]. 李育珍.中央民族大學 2016
[2]壯錦圖案的動物紋樣研究[D]. 樊苗苗.武漢紡織大學 2015
[3]人、符號、文化[D]. 曾宇菁.江西師范大學 2012
[4]愛社儺舞的文化特征及發(fā)展初探[D]. 米昂.山西大學 2011
[5]民族文化的再生與認同[D]. 王晶晶.廣西民族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907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90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