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中國美學深化與拓展的三個方向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B83-0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薛富興;從心理美學到哲學美學——20世紀后期朱光潛美學學術(shù)道路的反思[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蔣述卓,閆月珍;80年代以來中國古代文論范疇研究的展開與深入[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2 薛富興;;20世紀后期中國美學概觀[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董穎;意境與道家思想之關(guān)系初探[J];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4 薛富興;中國自然審美傳統(tǒng)的當代意義[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彭文釗;試論象征及其語言的世界圖景[J];中國俄語教學;1999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閆月珍;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批評研究的進程[D];暨南大學;2002年
2 田興國;存在之思與傳奇之思[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杜安;王國維、朱光潛悲劇理論之審辨[D];貴州師范大學;2004年
2 付雅輝;意境:生命之思的審美建構(gòu)[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弛;中國意境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汪文忠;王國維美學思想的現(xiàn)代詮釋[D];安徽大學;2006年
5 劉莉;朱光潛后期美學思想述評[D];安徽大學;2006年
6 楊維娜;論朱光潛前期的美育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7 程晶晶;韻者,,美之極[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玉寶 ,秦曉琪 ,屠美如;大、中學生審美情趣調(diào)查報告[J];美術(shù);1984年12期
2 張連榮;北大荒文學斷想[J];文藝評論;1987年04期
3 于民;;略談中國古代自然審美認識的發(fā)展[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4 呂美生;;桐城派與程朱理學[J];理論建設(shè);1987年02期
5 李建夫;;論審美的內(nèi)感外射原理——審美意識論之五[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988年04期
6 伍蠡甫;中國山水畫的誕生[J];文藝研究;1989年04期
7 馬啟凱;;狀飛動之趣 寫真奧之思——《云賦》賞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989年04期
8 劉朝謙;人生樂園與自然之美——劉禹錫自然美論兼議[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9 周寧;西方近代風景畫藝術(shù)巡禮[J];藝術(shù)百家;1991年01期
10 周長鼎;未經(jīng)實踐改造的自然現(xiàn)象為什么也能成為審美對象?[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趙立紅;李玉蓮;;淺談圖書館建筑的人文理念[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米文寶;陳麗;楊蓉;曹心靜;王聯(lián)兵;;寧夏沙漠旅游開發(fā)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劉智;;審美與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A];畢節(jié)地區(qū)第五屆社科評獎獲獎成果選[C];2006年
4 康育義;;《山水地質(zhì)學與中國繪畫》的誕生及其意義[A];地球科學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地學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姚亦鋒;;風景園林和景觀概念以及相關(guān)規(guī)劃實踐[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6 呂美生;;論桐城派與程朱理學[A];第一屆全國桐城派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5年
7 姚亦鋒;;論現(xiàn)代城市公園審美以及景觀規(guī)劃[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09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姚亦鋒;;探討“風景園林”“景觀”概念以及相關(guān)研究[A];傳承·交融:陳植造園思想國際研討會暨園林規(guī)劃設(shè)計理論與實踐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古代詩歌的當代定位[N];光明日報;2000年
2 李根萬;風光攝影的美學意蘊[N];新疆日報(漢);2000年
3 左東嶺;古代詩歌與現(xiàn)代人格[N];學習時報;2001年
4 胡經(jīng)之;走向文化美學[N];中華讀書報;2002年
5 夏碩琦;潛象在胸[N];北京日報;2003年
6 左東嶺;古代詩歌與現(xiàn)代人格[N];中國財經(jīng)報;2003年
7 楊光;文藝學、美學新焦點:日常生活審美化[N];中華讀書報;2003年
8 譚容培;中國古代自然審美觀管窺[N];光明日報;2004年
9 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 張?zhí)礻?日常生活審美化:當代審美新景觀[N];山西日報;2004年
10 丁來先;什么是自然美的深層基礎(chǔ)[N];中華讀書報;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沈春雷;魏晉南北朝自然審美的道教特征及其哲學意義[D];四川大學;2003年
2 趙國乾;“暢神”說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精神[D];鄭州大學;2003年
3 時鳳玲;郭熙山水畫美學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王建民;當代美育的生活轉(zhuǎn)向及其對大學美育創(chuàng)新的影響[D];河北大學;2004年
5 劉洋;沈從文與川端康成的文化比較論[D];吉林大學;2007年
6 蔣志平;審美自然化[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朱金國;道進乎技[D];山東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510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5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