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經(jīng)驗遷轉論
【作者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B8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靜;;小議自然美的標準問題[J];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08期
2 彭鋒;;從身心關系看“虛構的悖論”[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閻國忠;;誰在接著朱光潛講?——“主客觀統(tǒng)一”說的邏輯展開[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1年01期
4 金鵬;;自由心態(tài)與審美心理機制的形成[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李天道;;中國美學“韻味”范疇之生成原點及特質[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趙玉;阿諾德·柏林特;;走出美學與“否定美學”的困惑——對話當代環(huán)境美學家阿諾德·柏林特[J];學術月刊;2011年04期
7 張法;;美學:定義、經(jīng)典、范圍、內容[J];文藝爭鳴;2011年15期
8 李科林;;美的虛實之辨——讀張法《美學導論》[J];文藝爭鳴;2011年15期
9 劉毅青;;思想史的意義與經(jīng)驗感受的張力——中國現(xiàn)代美學研究的兩維拓展[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10 羅杰;;審美意識的元形態(tài):原初審美意識[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立勛;;走向新世紀的中國審美心理學[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2 汪濟生;;建設能夠直面經(jīng)驗、介入實踐、前瞻未來的美學——關于當前及未來美學學科建設與發(fā)展策略的思考之一[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王確;;論美學的人間性[A];美學在中國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傅守祥;;大眾文化時代的審美生態(tài)與身體美學[A];生命、知識與文明: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9年
5 祁志祥;;“自適其適”、“至樂無樂”——莊子美學新論[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上)[C];2004年
6 汪行福;;社會批判與審美理論——從本雅明的救贖批判到哈貝馬斯的新啟蒙美學[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6)[C];2008年
7 唐圣;;論美學的邊界[A];“和諧社會中的美學與高校美學教育”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李丕顯;;后實踐美學析疑[A];時代與思潮(7)——20世紀末的文化審視[C];2000年
9 蔣均濤;;觸類旁通,不即不離——抒情性作品與審美體驗[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10 邵同;;毛澤東早期美育思想[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七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199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彭鋒;重要的是將生活做成藝術作品[N];中華新聞報;2007年
2 賈媛媛;美學:從藝術哲學走向文化哲學[N];光明日報;2007年
3 張節(jié)末;中國美學史研究法三題[N];光明日報;2001年
4 張晶;“日常生活審美化”呼喚學理建構[N];中國文化報;2008年
5 劉鑫 作者單位 延安大學文學院;城市美學與現(xiàn)代城市構建的美學實踐[N];延安日報;2006年
6 李永新;馬克思主義美學與現(xiàn)代中國[N];文藝報;2007年
7 成中英 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周易》宇宙論:中國美學的理論之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楊暉 李平;“地方經(jīng)驗”:美學研究的重要元范疇[N];文藝報;2005年
9 廈門大學生態(tài)文學研究團隊成員 盧甲甲;生態(tài)美學叢書:探究新的生態(tài)審美觀[N];中國綠色時報;2008年
10 徐宗文;美學與“詩性的美”[N];中華讀書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宇輝;審美經(jīng)驗與身體意象[D];復旦大學;2004年
2 王彥章;公共領域的審美經(jīng)驗[D];山東大學;2007年
3 周舒;20世紀英美美學原理的對象和范圍[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4 程金海;當代西方對話美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5 劉德林;舒斯特曼新實用主義美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尹航;論杜夫海納美學思想的主體間性內涵[D];山東大學;2010年
7 王蘇君;走向審美體驗[D];浙江大學;2004年
8 楊慶杰;宋明理學美學引論[D];復旦大學;2005年
9 楊文臣;當代西方環(huán)境美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董惠芳;杜夫海納美學中的主客體統(tǒng)一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s,
本文編號:25347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34707.html